亲爱的弟兄姐妹们,在我们关于“耶稣我们的希望”教理讲授旅程中,今天我们要默观圣周六的奥迹。天主子安卧于墓中。但祂的这种“缺席”并非空虚:而是期待,一种朴素的圆满,一份在黑暗中持守的承诺。
她创立了“赤足加尔默罗会”,亲自建立十几所修院,过着简朴、静默、祈祷的生活。她也写下许多灵修经典,其中最著名的就是《灵心城堡》。1582年,圣女平安地回到天主怀抱。
现在祭台上供的圣体,就是天主预许的救世者,就是圣祖所盼望的默西亚,同降生()年前生于马槽的耶稣全无分别。所以,你明天领圣体时,该用心预备,勉力发信、望、爱三德,真心实意地求耶稣说:吾主耶稣!
在教会里,默观与行动──其象征代表分别以福音中的人物玛利亚和玛尔大(参路十38-42),二者必须共存而且互补。
在这三天之中,我们将默观天主子耶稣基督爱人爱到底,并为我们开启了生命的新希望,打开了天堂的门,为每一个愿意接受祂邀请的人准备了天堂的位置。
众所周知,世界各地在圣诞节都回响着天使向白冷牧童们宣报的喜讯:今天在达味城中,为你们诞生了一位救世者,他是主默西亚(路2:11)。福音说这些牧童们被一道强光所环照。
但是我们在弥撒中经常咏唱或诵念的尼西亚信经中,并没有这句经文。为什么呢?因为从某些方面看来,诸圣相通功这句经文的意义是从前面我信圣而公教会那段经文引伸而来的。
藉着耶稣基督的降生,天国已经来临,但天国的圆满实现则要到时间的最后,一般人称为世界末日,圣经称之为新天新地(默21)。所以,处在的这段时间——从耶稣的来临到新天新地——的教会被称为旅途中的教会。
基督的苦难就是要救赎整个人类,就是要更新并建立一个基督为王的新天新地(默21:1)。在这个拯救的路途上,人类乃至整个宇宙,都会与基督一同受苦,最后也要与他一同受光荣。
他的神学思想充满默观和神秘的色彩,这也是他的大部分著作的特色。他强调:人既然是按照天主的肖像受造的,所以有能力认识天主,而且在走完人生这段考验和净炼的旅途之后,必将回到创造他的天主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