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中西文化尽管在终极追求上大体一致,而在具体的实践路径上却仍有差异。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之间至今仍然梗阻着一条不小的鸿沟,二者之间要实现真诚的、平等的、理解的对话,恐怕还有待时日。
我们采取潜移默化的方式,化解老教友与青年教友在礼仪方面存在的隔膜,在和谐共融中实践教会礼仪的新精神。为无损青年教友的主内情谊的情况,有矛盾的发生时,教友们分两个方法解决问题。
诚然,有时看起来,你们所学的科目和基督徒的实际生活及牧灵实践相差甚远。但如果因此就很目光短浅地问道:我能用上现在所学的吗?这些科目对我将来的牧灵实践工作有无用处啊?这些问题实在是一个偏差。
“信仰不是一种学问,信仰是一种行为,它只有被实践的时候才有意义。”——罗曼·罗兰人生并非总是莺歌燕舞的春天,天主也未曾应许天常蔚蓝。
与会者观看了一部简短的录像片以表示对怀特海夫妇的敬意,录像片简述了他们四十多年来与研究院的友谊,这是一条扎根于“情感、灵修、心理和实践”上的友情连线。
非常适宜的是,每个神恩家庭在这一年当中回忆其起源和历史发展,因而感谢天主,是他赐予教会这么多的恩惠,来美化教会,并准备教会实践一切的善行(参阅《教会宪章》12)。
非常适宜的是,每个神恩家庭在这一年当中回忆其起源和历史发展,因而感谢天主,是他赐予教会这么多的恩惠,来美化教会,并准备教会实践一切的善行(参阅《教会宪章》12)。
五.学习和实践:在基督内构建幸福美满的婚姻生活。后记。
本文属教育部创新基地基督教与跨文化研究课题转型期的中国基督教成果之一。参加问卷调查的有林顺道和吴宪。 (作者陈村富,浙江大学哲学系教授,浙江大学跨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吴欲波,浙江大学外国哲学博士生)
为了培养修士的服务与实践,复活节期间,培育团的神父们决定让神学班的修士到堂区帮忙过瞻礼,而我便是其中一位。短短的三天生活已经让我有了深刻的体验,在此我将看到的四个场景分享给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