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小说把耶稣说成了是一个凡人,他并不是圣母玛丽亚未孕而生的;他是以色列一支贵族的后代;耶稣与玛丽亚•玛大肋纳生下的后代。
看,那保护以色列者,不打盹也不会睡着。上主保护你於任何灾患,上主保护你的心灵平安。上主保护你出外,保护你回来,从现在起一直到永远(一二一3-4,7-8)。
在旧约末期,以色列民在天主启示之光的照耀下认识到,死亡并非是生命的终结。死亡进入世界是因为撒旦的嫉妒,善人死后,天主并不会遗忘他们。(参智3:1-5;依26:9)天主必会救他的灵魂脱离阴府。
她为了提升自己的灵性生命多次外出朝圣,除圣地以色列,国内如山西的阪泉山、七苦山,山东胡庄,内蒙的玫瑰山和北京的延庆、后桑峪等地朝圣,每次回来均与众多教友们分享。
就像以色列人在流浪旷野和充军巴比伦的途中,在整个民族都漂泊得像一片浮萍的时候,向天主发出了来自心底的渴求和呐喊,留下了最动人的圣歌和圣咏。
圣咏对以色列历史的陈述也多与他们的背叛和不忠实有关。天主才由旷野中拯救了他们,他们却立刻如顽童般地反抗天主,认为天主所给的还不够,再度背弃他。
(罗8:31)一次,在耶路撒冷因误会而遭到逮捕,被解送罗马后,与当地犹太团体的代表见了面,他说:“我原是为了以色列所希望的事,才戴上了锁链。”“我所行的这一切都是为了福音。”
就这样应验了圣经上的话:就像以色列子民一样,耶稣也追随了先祖们的足迹,在流亡埃及之后,进入了迦南福地。我将这次的非洲之旅和所有怀着希望去面对各种困难挑战的非洲人民都托付于这位天上伟大圣者的转求。
他清楚地谈到修和主题说:“艰巨但又不可或缺的修和乃是缔造共同安全的未来与和睦共处的先决条件,但这样的修和除非经由更新、毅力和真诚的努力,来调和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否则无法实现。”
教宗继续表示,上主乐于看到以色列的贫苦人和青年高呼祂的名字、称祂为君王和默西亚的热情和喜庆。谦卑并不是要否认事实,因为耶稣确实是默西亚,是君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