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谨以大事记的方式向所有捐款恩人做一个汇报和分享:4月14日,教宗本笃十六在周三例行接见中,为玉树灾区祈祷,呼吁国际社会援助中国。国际明爱首次提出采访进德公益。
服务穷人德肋撒姆姆曾于1985年1月应中国天主教会的邀请访问中国。正值滴水成冰的寒冬季节,这位闻名世界的女性却只穿了一身白衣,外套一件深蓝色的破旧毛衣,脚穿一双半旧的凉鞋。
艺术团的声乐艺术指导老师是闻名全国的山西大学艺术系邓映易教授,是她第一次把贝多芬的《欢乐颂》、舒伯特的《天鹅之歌》和《友谊地久天长》、《铃儿响叮当》等世界名曲翻译介绍到中国来的。
就目前中国的情况而言,没有全民性的信仰,没有法定的普及性的国教。所以有人说中国人是不信神的,似乎中国人百毒不侵。但痛苦依然存在。因此,至少对信仰的渴望是一个普遍的事实。
又过了不久,令我极为惊奇的是,天主竟然用我——一个对中国话一窍不通的人,到中国大陆参与修士培育与修院陶成的重要任务,以及为中国神职人员的继续教育提供服务与支援的神圣事业。
这是继陕西省三原教区96岁的兰玛窦老神父去世后,陕西省乃至中国教会又一位九十高寿的老神长离开了我们,使我国在解放前出生的老神父又少了一位。
内容摘要:东汉魏晋南北朝是中国慈善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佛教与道教的慈善思想、慈善活动均肇始于东汉。佛教经魏晋至南北朝,形成佛教发展的第一个高潮,佛教慈善亦逐步兴盛。
神父说:尊老爱幼是我们中国的传统美德,更是耶稣对我们的教导,以前我们教会有养老院,现在教友们自己办养老院,帮助了教会,教会应该关心你们,因为你们是教会的宝贝,是教会的财富。
同时也为我们中国祈祷:求主使我国固有的道德经过恩宠的圣化达到更完美的的境界,并恩赐我国同胞都能够在主的平安与喜乐中生活。
傅铎摘自《中国宗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