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观的注视也能够引导那些负责公众事务的人做分辨,并促使他们接纳移民的政策,「能在兼顾公共利益的范围内制定」[11],也就是谨记人类大家庭所有人的需要,以及每一个人的福利。
(《罗马书》13章7节)“公民的义务是与政府合作,在真理、正义、连带责任和自由的气氛下,给社会的福利做出贡献。爱国及服务国家是基于感恩的责任,并由爱德而来。
她采取一系列革命性管理措施,令当时的人士叹为观止:她强调病人舒适第一,重视护士的福利。采用拉铃的办法召唤护士;在厨房设置绞盘,以运送膳食给病人;并采用批量采购以节省支出;又主张新鲜调配果酱等。
在个人层面上:身、心、情、理、灵的全面及整合发展,活出一个真真正正的人;在集体层面上:家庭、社会、国家、民族、国际的公共福利和共同幸福;在地球层面上:引导和教化人类作地球的好管家和生态的守护者。
培养对邻人的爱德,尽量把你自己和自身的禀赋与专业能力用来为大众的福利及真理服务,随时都准备好,「若有人询问你们心中所怀希望的理由,你们要时常准备答复」(伯前三:15)。
目前全世界的劳动人口中,只有三分之一的人享有社会保障制度,或是极其有限的福利。在许多国家中,暴力和有组织的犯罪也在增加,侵犯人民的自由与尊严,毒害经济,阻碍共同利益的发展。
此外,《天主教要理》第2239段中亦言:“公民的义务是与政府合作,在真理、正义、连带责任和自由的气氛下,给社会的福利作出贡献。爱国及服务国家是基于感恩责任,并由爱德而来。
我们都被召叫去与每一个穷人和每一种形式的贫穷相遇,抛弃冷漠,以及那些我们为了维护虚幻的福利所找的借口。4.我们生活在一个煽动不关心穷人需要的历史性时代。
教会热切希望能为人类社会的福利服务(参《论教会在现代世界牧职宪章》,42)。 教会不但能依据福音精神为社会提供爱心服务,扶助人在经济方面的贫弱,同时也能为社会提供文化方面的贡献和服务。
1 二十七年了,香港六宗教领袖明察时代的需要和新时代的和平精神,打破宗教间的分歧和思想的局限,跳出自己的框框,真诚地直接交谈,本着和衷共济的宏旨,互相尊重、携手合作,为社会的演变谋求福利;二十七年来的和平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