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前的这一天,教宗曾解释死亡的道理说:“死亡之谜与如何活的好、如何过得幸福这两个问题息息相关,同时也和最后的审判终将重建正义,让每个人得到他应有的回报这件事有关。
最近媒体报道,自2007年1月1日起,我国死刑案件将收归最高法院审判一事,是避免错案,重视生命权利的一大进步。“死缓”的明确规定,是向取消死刑更靠近一步,是促进文明和谐社会的一个标志。
耶稣揭示了审判整个历史、其事件,以及我们每个人生命的标准。这标准是什么呢?是爱:谁若是爱,必获得生命;谁若是恨,则要死亡。耶稣是救援,是光明,是反对的记号。
(纳1:2)正义的审判将要来临,人若悔改,便可得到怜悯和赦免。
因为我们最终要面对他的审判!我们的时间真是短暂。想想自己还没有准备好就已进入二十几岁的人生!似乎美好的童年就发生在昨天。我体会到了时间的可贵,青春的美好。爱惜时间才会把握更多的东西。
这10幅图画分别是:圣母领报、耶稣圣诞、耶稣受洗、宽恕罪妇、治愈瘫子、给门徒洗脚、最后的晚餐、耶稣受审判、耶稣被钉十字架上、圣神降临。
他说,这是因为天主爱人类,打发自己的儿子来,不是为审判我们,而是为赐予我们圆满和重大的生命。
(谷16:15)和普天的灵魂共同升入天堂,才是更美好的向往,也才不惧怕天平(审判)的称重。
(若一2:15)梵二文献强调指出:虽已参加教会,却不坚守爱德,身在教内,而心在教外的人,仍然不能得救,不惟不能得救,而且还要导致更严厉的审判。
在恭读了一段《玛窦福音》後,教宗在讲话中问道:上主在审判的日子将问我们什麽问题呢?他接着回答说:上主将问我们关於穷人的问题,因为贫穷是福音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