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的祭天敬祖礼仪行动,是华人天主教(CatholicChinese)的特色,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祭献天主,澳洲的教友们对此也要另眼相看。最后的C路(思路)便是教友年的精华所在。
而要把这个社会存在共同体构建好,则需要我们精神文化的共同体,这个精神文化共同体的理念应该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优良传统,为我们今天提供了一种启迪。
城川天主堂将秉持爱国爱教的理念,把教会的圣爱教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让天主教的智慧与价值观同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以天主教的平等、圣爱精神促进民族团结、社会稳定,为教会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贡献力量。
利玛窦当时的福传方式也有很多反对的声音,但实际上在中国行得通的只有本地化,否则很难让中国人接受天主教信仰,毕竟几千年的传统文化在中国人的骨子里已根深蒂固,让他们抛弃老祖宗的东西,是不太可能的。
希望问卷调查和大家的积极参与及教内外学者们的回应,能提醒基督内的兄弟姐妹们对包括清明节在内的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视和反思。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基督教协会会长吴巍表示,基督教界要深入学习领会二十大报告精神,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理论方针政策,继续深入推进基督教中国化,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浸润基督教,积极引导基督教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相适应
由此可知天主教中文的"天主"二字,是当年西方传教士借用中国传统文化中本有的两个汉字,并赋予其全新含义,借以表达其信仰中的至高全能者Deus。
在此四年中,他为奠定学生的中国和欧洲传统文化基础进行了教学改革。一方面,他要求学生在学习西方科目之前首先了解中国经典著作;另一方面,他也希望促使中国年轻人有更多机会接触西方文化。
这首先表现在,通过用中文撰述的《逑友篇》、《真主灵性理证》等著作,以及对孔子和儒家学说的推崇,卫匡国进一步确定和发展了利玛窦接近并适应中国传统文化的策略。
我认为可以利用有益于世道人心的传统文化资源,包括东西方宗教,来改进我们的精神状态。宗教是广义文化的核心,是一种文化的精神。宗教精神的精华是仁慈和博爱,它还有一个更深的核心,就是对神圣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