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香港教区周刊《公教报》报道,10月17日,香港教区在大球场举行传教节庆典,以下是弥撒中汤汉主教讲道辞:敬爱的神父弟兄、执事、修士及修女,各位主内的弟兄姊妹:正当去年普世教会庆祝司铎年,以及本教区庆祝司铎圣召年之际
教宗本笃十六世昨天11日在圣保罗的火星广场主持大礼弥撒,册封安东尼奥‧圣亚纳‧加尔旺会士为圣人,他是在巴西出生的首位圣人。
在每个主日,我们藉着《信经》宣认我们的信仰,我们说:我承认赦罪的圣洗,只有一个。这是《信经》中唯一明确提到的圣事。事实上,圣洗是基督信仰和基督徒生活的门。
每端经文后也要诵念圣母经,不像三钟经那样只诵念一遍,而是诵念十遍。这种赞美的方法和程式很招来一些其他教派人的讥讽和攻讦,主要原因是我们对圣母的敬重让他们不理解,认为我们是在“拜偶像”。
曹神父说的简单:“之所以写,因为读博士必须学释经方法,回国后在修院讲过有关的课程,也觉得中国教会需要。”中国教会需要,很好的回答!笔者翻阅这本书,感觉内容深入浅出,适合教友阅读。
公元382年,他回到罗马,教宗达玛稣很快就看出了他的才学,命他掌理教廷文书,并请他校阅福音经和圣咏的拉丁译本。
当时我因公职利用在港等待空档到大屿山朝圣,适高师谦神父奉召返台,由赵本笃院长引我参观,并参与隐修院晚祷。随着钟声,会士们徐徐步入会堂,各就席位,高唱赞主圣歌,轮流朗诵经文,歌声悠扬,感人心腑。
然后主祭伸开双手以“献礼经”祈祷。念毕,会众高呼:“阿们”。147.主祭随即开始以“感恩经”祈祷。依礼规(参看365号)选用《罗马撒弥经书》所提供的其中一式“感恩经”,或经宗座批准使用的感恩经。
我们信仰的全部内容,包含在使徒信经里,即我们日常念的小信经(对弥撒中念的大信经即尼西亚信经而言)。
他在被捕前,已把村民召集起来,自1981年7月1日起,村民每日下午在教堂内公念玫瑰经及参与弥撒圣祭。圣母也在每天下午弥撒前,在祭台旁的一个小房间内显现给那六位青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