尔汤若望,来自西域,晓习天文,特界象历之司,爱锡通微教师之号。遽尔长逝,朕用悼焉。特加恩恤,遣官致祭。呜呼!聿垂不朽之荣,庶享匪躬之极。尔如有知,尚克歆。”
当时这个村中一位老教师,深有感触曾写下了几首小诗,录于下:一、山中松柏千万棵,独有山顶一棵树。没用人工来修剪,十字圣号空中竖。二、别看圣堂被破坏,可是圣母仍然在。十字圣号常招手,朝圣教友不断来。
为了聘请修院教师,他亲自到处游说,聘请海内外知名学者和教授来佘山修院授课,不少学者和神父是因为被主教的挚诚所感动,而来佘山修院义务讲学授课的。
:藏区有位老妈妈,丈夫是位教师,两个儿子都是跛子,女儿是哑吧,但全家人却没有一丝抱怨,且非常热心。每次去那里传教都是住在她家,他们总是拿出最好的毛毯让我用,做最好的饭给我吃。
)1977–1981香港仔工业学校(副院长兼宗教主任,1978后兼初学师)1981–1983香港慈幼会修院(初学师兼院长)1983–1989会省办事处(副会长兼院长)1989–1990伍少梅工业学校(教师兼神师
作为一名教师,我并不善于写作,常年只写教学总结一类的材料,向教会的报刊上投稿在我看来高不可攀。由于福传夙愿,才大胆尝试。
来自香港的陈修生,完成英文学士学位后曾担任教师及辨别修会圣召。及后,移居澳门继续分辨天主对他的召叫成为司铎。他表示:“在修院已有四年时间,我看到天主在我身上的工作。
当时,我是大三学生,周末时常参加一个由外籍教师主持的“英语角”(Englishcorner)活动,我在那里与林先生认识,当时他是另一大学苏州铁道师范学院外语系聘请的外教。
学成后曾担任过教师,也结了婚。可是后来追随他的兄姐,度着苦修的生活。不多久之后被推举为尼撒地方的主教。担任牧者的他因为热心过人,因此获得了教友团体的非常敬重。
这位教师虽然不是基督徒,但他却也不得不承认一个事实,那就是如果对人体的奥妙(宇宙奥妙的一部分)不断认真探究下去,最终就不能不得到有神的结论(走向宗教),否则,就根本解释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