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管理家庭、教育子女方面也是我们效法的榜样。我们看孙老先生的儿女都是国家的好公民,天主教的好教友。他的孙子、外孙都努力学习,放学、放假都常常在堂里读经、辅祭,这都是我们大家有目共睹的事实。
学校是第一流的,对贫困的家庭子女免费,其余机构完全服务,不收费用,把社会人士不愿负担的事负担起来。教会不想讨好什么人,不想赢得社会赞誉,她只想将福音精神尽可能脚踏实地地付诸实施。
教宗强调:“这是具创造性牧灵工作的秘诀:它不是以我们为中心的牧灵,而是让子女们获得新的生命,将福音的活水带入人的心灵和现今时代的土壤。”
不知他们可曾想过这给对方的伤害是多么的深,给家人的伤害是多么的重,给子女幼小的心灵带来的创伤又是多么的深远。这所有的伤痛中,心灵的创伤是难以治疗的!
这也是《天主教教理》第2447条中提到的“仁爱行为”:“怜悯的行为不仅是爱的体现,也是真正天主子女的标记。”六、生活的应用:我们是否只对“有用的人”好?
几年前哥哥拍了台湾外籍劳工的纪录片,我很感动。有些泰劳朋友在竹东做快速道路,我开始陪他们,每个礼拜跟他们学两次泰语,学了五年,现在说、读、写都可以了,他们有困难,我都会尽量帮忙。
圣若瑟是劳工的主保圣人,我们通过帮助贫困者来向他致敬。今日我穿上红色毛衣,并食用意大利泽波雷甜甜圈以表达对圣若瑟的敬礼。
下列这点特别值得反省:所有助长削弱以一男一女的婚姻为基础的家庭,所有直接间接制止负责接纳新生命的意愿,所有阻碍作教育子女第一个责任者的权利的行为,客观上都在阻碍和平的道路。
但是,成长是一个过程,无论国内国外都必须在自己的特定条件下走向梵二为大家指出的方向,举例说:在社会中作盐作光、走出自己而保持身份、谦虚服务而在必要时敢于与众不同、重视圣统制而同时坚信天主子女基本上的平等
正如圣保禄所说的,受造物本身受难,并期待得享天主子女的光荣自由(参见罗八,19-22)。在今天的世界中,这些话也是千真万确的。受造物在受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