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玛利亚我是主的爱女,得益于父母的传承,老教友家庭出身,圣名玛利亚。
弥撒中的读经和圣歌也用了阿拉伯语的,在大祭坛旁有耶稣,玛利亚和该国主保若翰的圣像。信友们非常虔诚,参与的也非常投入,先教宗若望保禄二世九年前就是在这同一的体育馆内举行的弥撒。
耶稣从永世之初就是天主子,而在时刻来到时就降生到玛利亚胎中。我们应该将所有注意力放在耶稣身上,因为他就是天主对我们的救恩计划。他也帮助我们来认识自己。
玛利亚因为不认识男子而问天使这事怎么能成就,但她马上又说到,愿照你的话在我身上成就罢(路1:34-38)。甚至耶稣在山园祈祷时也没有对天主说“不”,却在极度痛苦中说:“父啊!
万福玛利亚,你充满圣宠,主与你同在,你在妇女中受赞颂,你的亲子耶稣同受赞颂。天主圣母玛利亚,求你现在和我们临终时,为我们罪人祈求天主。阿门。愿光荣归于父、及子、及圣神;起初如何,今日亦然,直到永远。
耶稣的母亲玛利亚早已为天主的眷顾而引吭高歌:“他从高位上推下权贵,却提拔了弱小卑微。他使饥饿者饱享美味……他抚助了他的仆人以色列”(路1:52-4)。
天主子召选犹太女子玛利亚成为自己的母亲降生成人,为了将救恩带给整个人类。得到救恩就是遇到了天主子耶稣基督并和祂有了亲密的天人关系,分享了祂的生命。
然而,当时众多的人,包括宗教人士,却拒绝了若瑟和玛利亚,也拒绝了他们所等待已久的“默西亚”。然而,纯朴而贫穷的牧童们,却欢迎若瑟和玛利亚住进他们的陋室。
在一个女性随从男性的社会中,若瑟被称为“玛利亚的丈夫”(玛一16),这绝非偶然。虽然他对玛利亚的怀孕感到困惑不解,但他没有愤怒,也没有逃避,而是留下来,留在弱者,即童贞女和婴孩的身边。
(首联)作者一开始就描写童贞女玛利亚山居的景色,纳匝肋是个隐没在树海花洋中的一个小山村。若要到达这位童贞女的居所,还得通过曲曲弯弯的小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