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照顾老先生(当地对修女的尊称),神父请来了李丽修女。李修女勤劳朴实,打扫教堂,组织圣经分享、圣歌学习,协助神父把宣城堂区打理得有声有色。老先生在天主的眷顾和神父修女的精心照料下,身体很好,气色红润。
一行人于下午两点到达卢龙教堂,由李永鑫神父和几位教友迎接这些天主可爱的儿女们。李神父对大家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对教友们以徒步的方式到卢龙朝圣表示肯定和赞许。
这人来,是为作证,为给光作证,为使众人藉他而信。他不是那光,只是为给那光作证。这是若翰所作的见证:当时,犹太人从耶路撒冷派遣了司祭和肋未人,到他那里问他说:图片你是谁?
上主说:要有光于是世上便有了光。而悲悯,是人之于为人的光,使用温柔的慈悲点亮的光,它是贯穿着生命的感动。人世间因为有了悲悯,才有了爱心捐献、人道援助、慈善公益等活动,悲悯诠释了人字的结构是相互支撑的。
我们和门徒一样,需要领受天主的光。就是在团体或个人的祈祷中,人能与主相遇。而堂区就是我们在教会中、在天主家庭中,活出信仰的最佳处所。
圣经上说:你们是世上的光,天主要我们做光明之子,有好的行为,过蒙主祝福的日子,我们如果为了现世的利益,放纵自己,就会长期活在愁苦之中,缺少安全感和喜悦感。
在今年五月中旬,我们这里的刘神父特地请来了太原的张光尧老师,为过圣神降临节排练弥撒及圣歌,而这次我却没有放在心上,再加上正好赶上我们修会的大避静,所以也就没有去参加。
耶稣说:“我是世界的光;跟随我的,决不在黑暗中行走,必有生命的光。”
其实,“天主住在不可接近的光中,没有人看见过他,也不能看见。”(弟前6:16)天主本身是光明,只是由于他的光太过强烈,竟至使人目眩,于是便显得黑暗了。
“他(若翰洗者)不是那光,只是为给那光作证。”(若1:8)这经文不仅描述了若翰的一生,也描述了教会在与世界的关系中被赋予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