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为神奇的是,当圣贤因其贤达而受到帝王的迫害时,在死无对证的情况下,诡状殊形的死尸居然破墓而出,为受冤的圣人作证,解开了案情症结。波兰的国君波肋拉,是个暴虐无道的昏君,臣民噤若寒蝉,怕得要命。
庶人,即无官品的草民百姓,有坟无墓,但许可有志石两片,以刻记名姓生卒年及子孙名姓,并置于棺材上下。
在撒上17:34-35节,由达味对撒乌耳所讲的话可见一斑:“达味回答撒乌耳说‘你的仆人是为父亲牧羊的人,几时有狮子或狗熊闯来,由羊群中夺去一只羊,我就追上去,打死他,从它口中救出那只羊来。’”。
屋子里弥漫着烟和水汽,一张张脸围靠着火塘,都黑里透红,言辞朴讷而含混,劳苦、失望、怯懦和自尊使视线低垂,嘀咕着对不起,却掩不住尴尬。临别时一个孩子的声音安慰了我:叔叔,你还会再来吗?
我们看见黑落德的宫殿在背景里;他们充耳不闻欢乐佳音。天主诞生在马槽里,发动一场唯一真实的革命:爱的革命、温良的革命,为无依无靠的人及边缘人士,带来希望和尊严。
因为她(玛利亚)的耳常倾听,她的心总敞开,向她祈祷永不失效(教宗若望·保禄二世语)。夜幕降临,一家人跪着或围坐在一起,恭诵一分玫瑰经,这是多么温馨又神圣的画面。
在这神圣之夜,天主自己降生成人,正如依撒意亚先知宣报的:诞生的婴孩是「厄玛奴耳」,天主与我们同在(依七14)。
可到了七八期的时候,肉体的软弱又犯了,当她翻看圣经时,厄则克耳第三章再次警醒了她。就这样藉着天主的启示,圣言的力量使她战胜了种种困难,完成了三年的学习,成为了天主的工人。
我们这个时代耳听目睹的苦难太多了,看得多了人便不再会有多大感受。噢!又一件不幸的事发生了。就是一个这样的感叹而已!但当你真的达到哀恸的地步,则显示你对这个人或这个国家、这件事有份很大的爱护。
在哥耳哥达,耶稣去世时,她也在场。她并没有逃走。她并没有像其他12门徒中的许多人一样逃跑。她强忍痛苦。她遭受到生命中最重要的人被钉死在十字架上遭受苦涩与痛苦的死亡。我们在生命中也会遭受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