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宗出发前,余兴植枢机接受本新闻网采访,讲述了他的故乡亚洲、一片拥有丰沛文化、多元宗教的土地。信仰要在那里扎下根基,一大挑战在于本地化的进程。枢机说:“这要通过新的语言和新的牧灵模式来发展。”
美梦定会成真,教宗“第三个千年时在亚洲收割庄稼”的预言必将实现。
当他们在犹太人前宣道的时候,又多次指出,《旧约》诸先知的预言如何在耶稣身上应验了,致使自己的教训更著成效(宗3:15-40;13:3)。
他们之所以没有给约纳扣上谣言惑众、欺哄诡诈、影响社会安定的帽子,而对约纳的预言深信不疑,这显然是接二连三地遭遇天灾,以及许许多多不祥之兆,而使他们心生恐慌,这才严肃对待约纳传递的信息,以抚盛怒之中的神祗
就如基督在预言自己将要受苦受难时,伯多禄极力阻止,他虽然跟着耶稣,甚至是为主耶稣着想,但却成了最不了解主心主旨的人。当我们真正从繁忙中静下来时,回过头看看走过的路,才发觉主耶稣不在身边了。
《默示录》最後一幕伟大神视如此预言天主的城说:她的门白日总不关闭,意思是门总是开着的,因为那里已没有黑夜(廿一25)。世界上有些地方是不需要用钥匙锁门的,这样的地方仍然存在。
苏:这不就是米该亚先知的预言吗?啊,默西亚君王,你终于降生了。哈:精彩的还在后头呢?苏:哦?哈:他们恭恭敬敬地朝拜了这个婴孩,还拿出很多礼物送给他,其中有黄金、乳香和没药。
情感是我们内心世界的表现,人之所以为人,正是因为人有情感,而不是一具只会遵从指令行事的机械人,而且,依撒意亚先知也预言,耶稣是一位正义、和平、热诚的君王(参依9:6)。
1999-2003年(100-200期):广大神长教友怀着世纪情结,迎来第二个千禧年,并对第三个千年——教会所预言的东方人的世纪——充满了美好的憧憬和期待
这是光明之夜,这光就是依撒意亚先知预言的那道皓光(参阅:九1),它照亮在漆黑之地行走的人,显现给白冷的牧羊人并环照着他们(参阅:路二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