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红色的纱布从祭台上从上而下似瀑布般向四周散开,犹如天主的恩宠源源不断倾注而下,修女在下面的纱布上撒上了几把小花束以作装点,祭台下马槽前的五盏蜡烛摆放成十字型,左右纱布上不规则地摆放着7盏蜡烛,象征天主用七天时间创造了天地万物
正如依撒意亚先知所预言的一样,耶稣的整段苦难中,“他没有俊美,也没有华丽,可使我们瞻仰;他没有仪容,可使我们恋慕。
我们把圣德变成一个不可企及的目标,把它从日常生活中分离开来,而不是在日常生活中、在街道的尘土中、在现实生活的考验中,以及正如阿维拉的圣女大德肋撒对她同会姐妹们所说的那样‘在锅碗瓢盆中’,寻找并拥抱它。”
对我们修会团体来说,这是为实践我们的圣女加比大日和日路撒神恩的实际机会。每一次相遇、每一次新的关系都是与天主的重要约会,祂向我们启示了祂的一些事、祂的爱的计划、祂的美善,以及祂的痛苦。
传教主保是位修女,婴孩耶稣圣德肋撒,绝非偶然。让我们听一听她是如何发现她的圣召的——她写道:“我晓得教会有一颗心,这颗心燃烧着爱。
踏进启智学校的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高大的影壁上德肋撒修女的一段发人深思的话,“我们常常没有机会做伟大的事,但我们可以怀着伟大的爱去做小事”。整洁的院落里两棵高大的梧桐树,枝叶繁茂。
列王纪记载了撒罗满的祈祷,他不为自己求寿求富,也不求灭绝仇敌的性命,单求智慧及辨别是非的能力,天主非常喜悦,垂允了他的祈求,甚至连他没有祈求的富足、尊荣、长寿也赐给了他。可见,天主是有求必应的主。
还有得撒洛尼人到马其顿、阿哈雅去宣讲圣道。(得前1:8)——这些平信徒积极传教的事例,应当是我们的榜样。因此,第一个千年,基督被传遍了欧洲。值得我们反思!平信徒传教正是教会的传统。
当他把地弄平了以后,不是要撒上小茴香,播种大茴香,种植大麦和小麦,地边种玉蜀黍吗?这是上主教给他的方式,他的天主指示他的。打小茴香不须用钉耙,打大茴香不须用碾机,而是用木棒打小茴香,用棍子打大茴香。
撒罗满对他人所说的,不能用于你身上。他曾说:「生有时,死有日。」但相反的,为你却是,「死有时,生有日。」同一行动,达到两个目的,你的死亡同时是你的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