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创伤,一声被隐藏的呐喊,我们每个人都必须给予倾听,不可继续假装没看见或没听见。
不可摧毁生命,更不应该让生命成为“实验或人工受孕的对象”。教宗补充道,“生命是神圣的,因为是天主赏赐的礼物”。教宗也请信众“祈祷,好使人类的生命始终得到尊重,尤其是在家庭领域中见证福音价值”。
面对这种疑问,我们这里加以探讨:圣礼部于1973年在在几种情形中,更容易领圣体文件中,告诉我们教会因自古习惯,订定教友每日只能领一次圣体的法律,仍然有效,不可只因热心理由而忽略它。
你们一向听说过:‘不可奸淫!’我却对你们说:凡注视妇女,有意贪恋她的,他已在心里奸淫了她。
教宗强调这些敬礼的特殊场所在今日福传中具有不可取代的角色。世界各地的朝圣地至今仍然是信友们淳朴信德的独特标记,在这些神圣的场所,信友们深深体验到天主的临近、童贞玛利亚的温柔和圣人们的陪伴。
海洋是一个庞大的再生能源,是生态和矿物层面的财富,它不仅能提供食物和原始材料,也能为环境带来不可替代的益处,例如净化空气。此外,海洋在气候稳定、废物循环、维护陆地生物重要栖息地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这份文件旨在提供「非常简单而又十分必要的指示,以免我们圣堂内珍贵无比又极其脆弱的物品受到不可复原的损害」。
此外,教宗也引用了梵蒂冈第二次大公会议的训导,阐明人性尊严之所以不可剥夺,是因为它是「按照天主的肖像」所造的(参阅:《论教会在现代世界》牧职宪章,12号)。
因此,人的生命与环境并非对立,因为两者间有不可分开的联系。”米廖雷总主教又说:“不可因经济而牺牲保护环境的责任。”他于是强调了环境问题的紧急是一个道德的挑战。
教宗在接见讲话中,呼吁全世界善心人士团结一致,消除世界的饥饿,建立公正与持久的和平,这样的和平以尊重不可侵犯的人性尊严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