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真理中的爱德通谕,36)履行这些新法律条款,当然需要尽很大的努力。将有一个新的金融资讯当局,将有一些新规定需要遵守,新的职权需要行使。但这一切只能带给教会益处。
同时向耶稣基督祈祷,以求生活规范;天主教信仰的心灵生活,当在心中享见耶稣基督,偕同基督,与基督而进入天父生命中,这也就是明而神,神而通的祈祷生活。
“即使一个封闭世界的阴影变得浓厚,我们依然能够而且必须点燃正义与团结互助的光”(参阅:《众位弟兄》通谕,9-55)。
什么也无法使我们与基督隔绝(参阅:罗八38-39),这深厚的希望是「每一丝微光的泉源,我们能借以克服人生中的考验和阻碍」(参阅:本笃十六世教宗,《在希望中得救》通谕)。
由于玛利亚完全沉浸在圣言中,她能够成为降生成人的圣言之母”(《天主是爱》通谕,41号)。然而,这种与圣言的独特共融并未使她免于一段艰难“学徒期”的努力。
1905年8月15日,贺司铎功全德备,离世升天,享年67岁,其遗骸葬于广平县张洞村。在运动中,贺司铎的坟墓被挖掘扬骨,幸亏一位热心教友冒着危险把贺司铎的尸骨藏于家中,待运动过后又重新埋于坟墓。
两种文化均有行善积德的传统,对亡者要关怀,将善功和亡者分享。天主教信仰上有诸圣相通的道理,为亡者的祷文是真光照之,息止安所。在天主恩宠的助佑下,基督徒在力求净化自己的罪过,圣化自己时,并不是自一个人。
之所以尊敬他们,是因为他们在世时的功行,他们所行的一切都是彰显耶稣基督的爱。(艾奇加)
我们有理由相信,凭他的真诚,如果他当时能从十字架上下来而得以生还的话,他一定在自己的有生之年多做补赎善功,为耶稣的苦难作证。因此,他的罪过虽然既多且大,但因耶稣的特赦而一笔勾销。
教会从初期就重视纪念亡者,为他们奉献弥撒,帮助他们,以至他们获得净化后能达到享见天主的荣福境界,历代教会也常嘱咐信徒们多施舍、得大赦、作补赎或行其他善功为亡者赎罪。令已亡先祖息止安所,实乃大孝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