祂也如此对待我们:每天召叫我们重新与祂一起活出爱的历史,在祂内重新建立自己。
教宗强调,“在生命和历史中”多次呈现这种动态,谁在前面,就像法利塞人对待税吏那样,“竖起围墙,加大距离,使别人被丢弃得更远”。教宗说,这种情况今天也屡见不鲜!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豪放豁达心态,将极其短暂的旅途生命视作上天让我们表演美丑善恶的瞬间过程,因此也不必把世间的一切看得太重而恋恋不舍,却应怀着感恩的心情,随遇而安,对自己处境表示满意,更该用正确的信仰精神对待自己所遭遇的变故
每当出现吸收他人的诱惑时,这不是建设,而是毁灭;每当浮现差别对待的意图,而不想彼此融合时,也是同样的情况。我们必须提高警觉,热切祈祷,以免这情况再次发生。
穷人往往受到不耐烦的对待,这是更大的羞辱。「我们常听到有人说,该为贫困负起责任的是穷人!
(路6:27-38)耶稣的话听起来很残忍、很不人道,因为祂并不是谈论“有耐性地对待一名麻烦的同仁”,或“宽恕一个对我们做了可怕之事,但后来却悔改的人”;耶稣所说的,是在忍受虐待的同时,即使施暴者没有悔改
(《天主是爱》(DeusCaritasEst)通谕,19)基督的平安并不会在隐藏问题中出现,相反,当似怜悯之心去面对这些问题时,基督的平安才会出现,就像耶稣对待祂所遇到的每一个人一样。
“如果你们不各自从心里宽恕自己的弟兄,我的天父也要这样对待你们。”(玛18:35)“如果你的兄弟犯了罪,你就得规劝他;他如果后悔了,你就得宽恕他。
(梵蒂冈电台讯)英国圣公会经过几个月的讨论后于上周六2月15日发表声明:根据基督徒的理解和教会的教义,婚姻是一男一女之间持续一生的结合,无论一个国家关于同性结合与婚姻的法律如何进展,教会在这方面的教义保持不变
首先,教宗6年前遇到一位女教师教他「热爱学校」、向现实敞开心智,以及如何学习。教宗说:「一名不向学的教师,不是位好老师,甚至令人兴致缺缺;孩子们都懂,他们『嗅得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