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主眼中珍贵的“尘土”我们既要低头省察自身,也要抬头仰望那位从死亡深渊中复活的主,祂将我们从罪恶与死亡的尘埃中提拔,使我们获享永恒生命的光荣。这正是四旬期赋予我们的希望。
现实生活中,复活的主继续下降到今日人间的“阴府”:在战乱的地方、在无辜者受难的地方、在丧子母亲的心中、在穷苦人的饥荒中。匝凯在某种意义上确是迷失者:或因其错误抉择,或许其生活让其陷入了难以摆脱的地步。
(教宗若望保禄二世《新前年的开始》宗座文告)。今天的基督信徒尤其如此,在同一文告中教宗更强调:首先我毫不犹疑地说,一切牧灵服务工作和一切信仰见证都必须与圣德有关。基督徒为和平的使者。
由于耶稣自己从天上带来天主的王权,实行救世的工程,并在世上建立天主的国,因此,宗徒们宣讲的福音内容,集中在救主耶稣,如福音,即指有关耶稣的言行、圣死及复活的报告而言(谷1:1)。
我们的救世主是与这个世界所遗弃的人们融为一体,他自己也被贬抑至死,才凯旋复活,并传递圣神给我们。梵二并非邀请我们去与其他任何宗教或信仰竞争。
与基督共负十字,为爱献身,分担他的死亡,共享他的复活,对我们来说,和步行水面同样的不可能。谁能凭自己的努力而达到献出自己生命的境界?
组织爱心活动,让主耶稣复活之光辉映每一位虔诚仁慈的人灵。“信德”通讯员介绍说,王神父除了在教堂上讲解圣经、教理教义之外,还组织教友在qq群学习教理教义。
主日的福音记载两位门徒在前往厄玛乌的路上遇到复活的耶稣。教宗说:厄玛乌路途上的经验成了我们信仰旅程的象征:有时生活令我们伤心难过,我们会悲伤地离去,不理睬天主的计划。
李神父在弥撒中指出:圣周四是主耶稣牺牲奉献的精神,从苦难、死亡、复活表达真实的爱,爱到底,爱得无怨无悔。
通过这些分享使我们参与避静的神父和修女们认清了那些自己内心的负面情绪,通过分享、圣体朝拜、谈心及行苦路善工使我们修道人的内心再一次与主接近,同时坚定了修道人度奉献生活的志向,我们愿在今后的修道路上用自己的行动去分享主耶稣基督的苦难,用心灵的圣殿去迎接主耶稣的复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