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德肋撒创办了印度爱德修女会,并为它制订了会规:凡修会成员都要立下贫穷、贞洁和服从的誓约。她解释说:“要爱穷人,了解穷人,我们自己也必须是穷人。”
参加过历史剧表演的修生和修女都表示这种考试方式让他们受益良多。
周丽萍修女来自吉林教区圣家传教修女会,自幼酷爱绘画,发永愿后进入大学接受油画专业训练,曾多次参加教会和社会举办的画展并荣膺奖项。
——追念敬爱的梅乘骐神父这张照片是1995年梅乘骐神父与刚发过初愿的刘秀荣修女的合影。据刘修女回忆,“梅神父是我的神师,也是很多神父、修女、修士和教友们的神师。
自幼想入会作修女的她,因为复杂的社会原因而未能如愿。29岁那年,她与一名教外男子结了婚。翌年,夫妻二人有了一个健康可爱的女儿。生活是美好的,然而谁也不会料到,这样的生活并没有持续多久。
很快便有一些年轻女性加入这个不要求报酬的教育工作,她们成了第一批耶稣圣心圣若瑟女修会修女,她们从玛利亚学习了教育儿童和协助儿童家的庭,她们也成了监狱中无人理睬的被囚者的家庭。
我是寄宿学校100名女孩中最小的一个,因此我的监护人玛嘉烈(Margaret)修女一直将我带在身边抚养。正因如此,玛嘉烈修女时常为我阅读圣经故事并教我如何祈祷。
1910年浙东、浙西代牧区的人员统计如下:浙东:教友19422人,外籍遣使会神父15人,国籍遣使会神父4人,教区神父7人,大修士5人,小修士27人,仁爱会修女27人,拯灵会修女53人。
众所周知,曾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的印度德肋撒修女,她把所有贫困者、患病者,都当作是受难基督的化身。
那是一个炎热的夏天,我接到一个电话,电话里问:“是关怀艾滋病患者的修女吗?”我答:“对”。他说在某镇有个感染者,情绪不太好,让我们马上去看望她。放下电话我立即坐车赶往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