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理学上说:“善就是在人与人的社会关系中表现出来的对他人、对社会有价值的行为。”而悲悯,顾名思义,就是悲天悯人,是一种源于同情又高于同情的博大情怀。
一、领圣体使我们与基督与人相合为一耶稣自己曾说过:谁吃我的肉,并喝我的血,便住在我内,我也住在他内。(若6:56)主耶稣借圣体与我们相合为一,就好像两支熔化在一起的蜡烛相合为一体。
你们艺术家可以帮助我们为天主圣神、伟大的和谐缔造者留下空间。”“在很多我操心的事情上,比如捍卫人类生命、社会正义,关怀最贫穷者和照料共同家园,以及增进弟兄姊妹的情谊上,我们是盟友。”
伦理学上说:善就是在人与人的社会关系中表现出来的对他人、对社会有价值的行为。而悲悯,顾名思义,就是悲天悯人,是一种源于同情又高于同情的博大情怀。
一、常新及与人共享的喜乐2.随着各种不同和窒息人心的消费行为,今日世界的大危机是个人主义造成的忧伤,这份忧伤缘于自满与贪婪的心、纸醉金迷、良知麻木。
今年撰写14处苦路默想的法国籍圣经学家佩尔蒂埃(Anne-MariePelletier)女士以现实生活为题材,阐述天主在耶稣的死亡中彰显祂对人类的大爱。
你们藉着着你们的病痛和你们的祈祷对教会贡献良多,痛苦难以解释,但天主知晓。我很乐意问候你们每一个人。之后,教宗各别问候并拥抱了每一个儿童。他们赠送给教宗一幅以拼贴手法合成的亚西西圣方济各的画像。
教宗提醒新司铎,他们被拣选是为参与基督的使命,继续天主的工程,效法基督善牧推行合一,以言以行做富於慈悲的人。教宗在弥撒讲道中,首先邀请11位新司铎活出天主圣言。
(梵蒂冈电台讯)教宗方济各2016年持续向受苦者展现天主的爱。
基督徒行善是为悦乐天主,而非为了赢得世人的掌声。圣史玛窦在福音中清楚阐明了这一点,教宗也在音频讯息中开门见山地说道:「当你施舍时,不可在你面前吹号。你的天父在暗中看见,必要报答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