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来临,把光明带给黑暗之地,并给居住在苦难黑影下的人,指示出路(参路1:79)。耶稣诞生场景的山势景观,也值得谈谈。这景观常常包括一些古老废屋遗址。。
这个过程固然会有坎坷、苦难,但怀着诚挚的信德持续与基督、与教会同道偕行。把我们的生命化作祭品,同那已降生的圣言一同奉献给天主父,以此作为我们回应天主之爱的表达。
正如弥尔顿所言:“妻子在危险和耻辱潜伏的时候,呆在丈夫身边最安全、合适,他卫护她,和她同当最重的苦难。”(《失乐园》)其深意就在于坚贞不渝的夫妻之爱,可减轻社会邪恶势力的损毁。
此处直接关联到耶稣的苦难与死亡,“新约”即祂在最后晚餐所说的:“这是为你们倾流的血,是新约的血。”(路22:20)灵修意义:耶稣不仅是中保,更是唯一的救主与大司祭(PontifexMaximus)。
在给戴《面饼和鱼》一书所写的导言里,科尔斯这样写道,戴以及她的同道不仅是虔诚的基督宗教信徒,与很多其他信徒不同的是,他们力图将自己的信仰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像耶稣那样,将解救平常人在平常生活中的苦难看作是自己的责任
以缓解人们的苦难和国家的压力。我们教会如何发挥其自身作用,服务人群?如果我们可以为人群活出意义来,那么,教会就会充满活力和希望,教会将成为民众的教会。 3、信仰危机的时代,教会当扮演什么角色?
可是难民区中,却有很多人动辄怨天尤人,把眼前的苦难归之于命数,不做抗日的努力而拱手安居,听天由命。这种心理对于抗战建国是有害的。
信德重新产生于一个原始的恩赐:天主愿意解救以色列于苦难之中,以色列向天主的介入敞开。信德是一个远足的召叫,以便能够在西奈山朝拜上主并继承预许之地。
很多人在心灵迷茫时,信仰为他们指明了方向;在历经苦难的洗涤时,信仰为他们化解了痛苦,获得了一份生命的洒脱。北京西直门教堂的孙晓野神父有着非常坎坷曲折而又丰富多彩的人生经历。
如果基督的苦难是痛苦之路,那么,它也是引我们得到必定胜利和充满希望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