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伤的(压抑的)或被忽视的感受是不会消失的,只会产生更痛苦的负面感受。三是情感可以正面地表达出来。
若我们盼望基督徒的喜乐和希望能持续存在,我们就不能,也不愿坐观许多痛苦的处境。如同玛利亚一样,我们也会感到困惑。在这样满是投机的时代‘这事怎能成就?’(路一34)。
亲人尤其至亲离开我们后,我们必然深深痛苦、思念。而每个人因为成长背景不同,都有自己表达深切思念的方式,如果下跪、磕头等某一方式,特别能释放你的思念,那么,就去做。
有的人可能一时荣耀显赫,被人尊敬,但以后要永远经历黑暗与痛苦;有的人在这世界上被藐视,然而却与基督在荣耀里度永远岁月。世上的财物往往是一个人灵魂的陷阱与拦阻,使他爱世界而忘记天主。
人在痛苦中总会千方百计期待一点点安慰,如果我们能够及时赋予一丝同情怜悯与抚慰,一定会产生雪中送炭的特殊效应。忽略身边人的疾苦和困难,常会滋长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自私心态。
失去财产,健康的身体,甚至尊严,而他更大的痛苦是三位友人没有伸出援助之手,承认他所枉受的一切,他们却因为敬畏天主,糊涂地指责约伯对天主不恭,使约伯陷入了极度的忧伤中,甚至开始怀疑天主的爱和公义。
我认为这才是中心思想:本次会晤当然具有痛苦的印迹,但教宗今天所愿意传达的慈悲讯息中也包含著安慰和希望。问:这几天青年服刑人感受到最多的正是希望,对他们来说这次会晤是一种安慰。
「亦友亦兄亦父的长期对话,让主教能认识他的司铎,并在喜乐和痛苦时刻陪伴他们」。面对施加侵犯的司铎,主教有责任「一接获举报就立即处理情况」,绝不因匿名或逾期而置之不理。
可遗憾的是:秦始皇没有找到,他老人家为了寻找永生费尽心机,最后在绝望的痛苦中离开了世界。
他说:「被自己人拒绝,是相当痛苦的。」迪加尔神父说,他还是修生时所遭受的痛苦比现在大得多。十一年前,正值反基督徒的暴动时期,一群丧心病狂的印度教暴徒攻击他们位于根德哈马尔区的圣保禄小修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