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经常发生的是,那些在世界上的人,在一个狂风暴雨的夜晚,他们呼喊并常保持警惕,成功逃到救命的航船上;而我们却因疏忽而溺死在‘平静的大海中’,因为我们任由正义之舵随风而去”(Syncletica26)这些教会初期埃及旷野的女隐修士的灵修教导
相反,他否认了任何的头衔,只是说他自己“是在旷野里呼喊者的声音⋯⋯劝告你们准备迎接那一位⋯⋯我却当不起解他的鞋带。”我很喜欢“声音”这个比喻。
因此也该像巴尔提买那样不停地向耶稣大声呼喊说:“耶稣!达味之子,可怜我吧!”让我们能够向巴尔提买学习,使我们心灵的眼睛能从罪恶的蒙蔽昏瞎中豁然开朗,看清荣主救灵的终极使命。
普拉休斯修女在她真诚的见证中讲述说,“我害怕将双臂交叉放在胸前,因为这样我无法为正在受苦和呼喊的同胞带来任何安慰”。在混乱中,天主的慈悲目光恢复了人的尊严,编织了救恩的新衣裳。
妈妈走了带着无尽的遗憾走了,永远地走了……她临终前还在不断地呼喊着儿的名字,望眼欲穿地想见儿一面,但可怜的妈妈,你知道这怎么可能呢?儿和你远隔千山万水,就是插上翅膀也飞不到你的身边啊!
“请看我扶持的仆人,我心灵喜爱的所选者”(依42:1)“他不呼喊,不喧嚷,在街市上也听不到他的声音。压伤的芦苇,他不折断;将熄的灯心,他不吹灭,他将忠实的传布真道。”
就如同一个孩子在害怕时呼喊:‘妈妈’!在那感到黑暗的时刻,我们也许能表达的唯一的话就是:‘母亲!妈妈!’让我们一起静默片刻。
除了呼喊他们的雅威再没有其他办法了,那是绝望中唯一的希望。父亲不是令人失望的父亲,他拥有足够的力量保护孩子们。当然,他也愿意通过危险的环境让孩子们成长,让他们认识到父亲不会撒手不管。
耶稣临终前的第四句话最令人心碎:原来那天下午三时,耶稣曾大声呼喊说:‘厄里、厄里、肋玛撒巴黑塔尼!’意思是说:‘我的天主,我的天主!你为什么舍弃我!
这声呼喊既是基督与身处绝境者同在的表达,也是他对援救者的召唤:你们不要舍弃我最小的弟兄,不要忘记昨天的汶川人,今天的雅安人,不要躲在自私的安乐窝里,不要疏忽你们继续我拯救工程的使命,不要熄灭我本应在你们身上亮起的福音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