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因圣史的这一记载,深深体会到天主的无限仁慈,也认识到自己罪大恶极,只要能认真悔悟,彻底悔改总能蒙受主的救赎洪恩获享永生的。
(若16:33)经上说得很清楚,我们在世有患难,不过只要我们在基督耶稣里面,我们就有平安,因为他已经胜过了世界,胜过了死亡,我们信耶稣基督的人,我们有盼望,相信有永生。
由此可见,赎罪的过程是与受苦分不开的,所以耶稣便承受了难以言喻的千辛万苦和极凄惨的死亡,为使我们罪人重新获得永生的希望。救主为我们的罪过受苦受难受死,做了非常巨大而惨烈的补赎,我们岂能无动于衷?
这使我们想起以色列人在旷野中如何在火柱的引导下前进,迈向自由;也让我们知道,我们在尘世的生活,须要时刻跟随基督——世界之光——向着永生迈进,才不致误入歧途。
清代的陈梦雷解释说:“地势之顺,以地德之厚也。厚,故万物能载焉。君子以之法地德之厚,而民物皆在其所载矣。”坤,象征大地。大地具有广厚之德,故能承载纷繁复杂的万事万物、滋养形形色色的各种生命。
视为属民,皇上恩遇之隆,过于其他传教士,但终日供奉内廷,无异囚禁……作画时颇受挚肘,不能随意发挥。其作画场所及条件都十分艰苦,郎世宁的荣誉来之不易。
2月23日勇德之修勇德之修关键在习练毅力和勇气。毅力和勇气源自习练勇德之五法。第一,信仰(信德)坚定。信仰是人修习勇德之第一要务。信仰不坚,勇德难修。没有信仰者自然缺乏毅力和勇气。第二,全心依赖。
该封通函寓意深刻,代表着新时期法国政府对在华传教团体态度之微妙变化。
耶稣在宣讲真福的一开始就邀请我们跟随祂,和祂一起走爱的道路,此道路是到达永生的唯一途径。但这不是一条简单的道路,在此道路上耶稣以圣宠扶住我们,从来不会使我们孤独。
之所以会这样,或许是因为每个人所处的生活环境和社会立场存在巨大的差异,人们都习惯于从自己的视角出发来对幸福进行定义。所以,关于什么是幸福的争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也就不足为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