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品读教会史
2011-10-31

这种比较温和的立场也符合天主教从二以来的基本态度:彼此理解和对话,为基督徒的合一而祈祷。关于中国教会史的论述中国读者可能认为,毕尔麦尔关于中国教会的篇幅给的太小,只有几页就转到别的地区的教会。

青年人的福传生活
2012-04-17

  二以来,特别是近十几年,教会日益重视对青年人的关怀和培育。青年人代表着希望、活力和朝气,发挥青年人的作用促进福传,在今日的教会中越发重要。  

圣母敬礼的圣经根据
2012-05-08

二大公会议中,关于玛利亚的角色,有两点是值得我们注意的。其一,玛利亚像我们一样是门徒的身份。她的角色十分独特,但没有神性。她首先是一位真实的门徒,生活在我们之中。

教宗本笃十六世2006年第四十三届普世圣召节文告
2013-02-22

二强调众人都蒙召成圣,认为随从基督的人,并非因自己的功劳,而是因天主的圣意及圣宠,为天主所号召,并因主耶稣而归义,因信仰的洗礼真实地成为天主的子女,参与天主的性体,所以真是圣徒(《教会宪章》,40)。

教宗本笃十六世2009年第八十三届普世传教节文告
2013-02-26

因此,我们必须重振我们传扬福音的承诺,这福音就是自由与进步、博爱、合一与和平的酵母(参看二《传教法令》Adgentes,8)。

罗伯特·戴维神父访谈录
2005-06-27

近些年,我们的成员每年都到北京的全国修院讲课,韩国的朱神父在此讲过五、六次二精神的内容。另外,几乎每年都有国内修院的神师到我们的法国总部接受培训。

教宗与新枢机共祭弥撒讲道词(下)
2006-03-30

在玛利亚和教会之间有着天生共有的特性,这个共有的特性二大公会议特别满怀欣喜地以谈论万福童贞玛利亚的一章来作为《教会宪章》的结束。

对“神恩复兴运动”的再认识
2006-07-03

二文献很清楚地把分辨神恩真伪和培育教友运用神恩的责任,归给牧者们;所以,在司铎的神学培育中,神恩神学应有它的地位和价值。这也是神恩复兴运动给教会带来的实际挑战之一。本文节选自《神恩与教会》

特稿:关于天主教追思已亡与中国传统孝道的思考
2015-10-30

若天主教可以从宗教交谈层面出发,在二精神指引下,借鉴过吸纳某些中国传统宗教在追思亡者方面的优长,并以福音精神加以圣话,势必可以令天主教加速本地化进程,让基督福音更加融入中国。5、追思已亡与环保意识。

传信部的多米诺效应:鲁甘布瓦总主教(Archbp. Rugambwa)出任秘书长、达尔托索蒙席(Msgr. Dal Toso)为宗座传教善会主席
2017-11-10

而继续的道路则是二大公会议中建议的、从保禄六世的《在新世界中传福音》到教宗方济各的《福音的喜乐》各个时代宣讲福音的教宗训导中所阐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