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谈中,教区代表向神父父母送上了饱含感恩与祝福的新春祝愿,感谢他们无私地将儿子奉献给天主并放手他们奔赴台州,称赞他们的家庭是教区精神传承的摇篮,让信仰的火种得以延续、发光。
他留下的,不只是我们的思念和记忆,更是他的生命和精神——真正使徒的生命,愈显主荣的精神。有人说,他活了不止一生。没错!
二、服从行为并非真服从有服从精神者必有服从行为,但有服从行为者未必有服从精神。因为服从行为能有很多动机和原因,而服从精神是单纯的,二者不能混为一谈。
孔子很理性,富有人生的智慧,也有现实的精神,所以他不语怪力乱神,只相信人的力量。孟子则显得有激情,有一种理想主义的气概,有种舍我其谁不惧生死的精神,所以他舍生而取义,悲天悯人不失赤子之心。
由于他们分享基督为司祭、先知、君王的职务,向人宣讲福音,圣化人,以福音精神充实改善现世秩序,为人灵的救援服务,便是执行教友传教事业。基于以上精神,我提出以下几点看法,供大家参考。
我的圣子告诉你,要宽恕并且互相友爱。我知道,这不容易。痛苦使你心灵成长。要更成熟,就一定要真诚地宽恕及爱。我世上有许多孩子不认识我的圣子,不知道如何爱祂。但是,你们爱祂,把祂放在心里,祈祷!祈祷!
其使命和服务,不是为了满足物质需要或者在世俗人生内竭尽的精神需要的,而是在天国内才能实现的超现世的救援(参见《在新世界中传福音EvangeliiNuntiandi》27)。
眼下的中国,许多人只重视物质的拥有,而忽视了精神的追求;注重个人价值的实现,而淡化了人与人,团体与团体之间的友爱和谐;只重视现世的满足,而忘记永生的幸福。
在耶稣内的宽恕、治愈和友爱都成为了空言,所以他们决定回家,但是这个时候他们的家已经不具有任何家的意义了,回家只是因为无处可去。
吴牧一神父(唐山):参加学习班收获有二,一是理论知识方面;二是精神方面。我觉得精神方面的收获最大。记得在离开修院的毕业典礼上院长说:“当你们圣神父多年之后,会成为老神父,但愿你们永远作个年轻神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