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左至右:詹姆斯神父、丹尼神父、玛丽·索菲亚修女和尼古拉神父莫里森夫妇育有七个子女,他们从不走极端,既不对子女喋喋不休,对他们未来的职业规划大包大揽,也不被动地随子女散漫自由成长。
(参考邓清慈著《鲍思高预防教育法》)不可放任孩子的自由最近几年,随着社会经济压力的增大,父母外出工作的时间增多,教育出现了一种放任的姿态,好比散养,让青少年自己去适应生活,无论经历什么,任其自然,仿佛经过这样的磨砺孩子才能成才
虽然乍看之下,好像是一组禁令,貌似自由的障碍,然而,如果我们在基督福音的光照下仔细默想,就会发现它们是生命规则重要和宝贵的集成,引入进入幸福的生活,依照天主的计划而实现自己。
在我的印象里,拘留就意味着要失去自由。更糟糕的是不能参与复活节的礼仪了。因此心里一直祈祷说:上主啊,求你救我脱离这个时辰吧!我真的愿意和教友们欢聚一堂,庆祝你的复活。求你救我出去吧!
这里指出夫妇二人性爱的重要性;同时说出人有自由,能把自己完全交给所爱的人,充实对方。“当一个人,无论是男是女,在性关系中真心为对方负责任时,就表示他或她决定永久接受这种关系。
由于基督教会的恩赐,他释放了每个基督徒爱的力量,赐给他们一颗大公无私的心,成为正义与和平的创造者;使他们能购在默观的同时,为了人类完整的自由,也为了每一個人及全体人类的完整自由,依循福音的路线去奋斗。
…如果我们每个人都按照天主的圣意来思考和生活,那么我们每个人都将成为平等的,都将是自由的,于是友爱自然而然便产生”。
对於被迫迁徙的儿童而言,学校是自由的空间。在课堂上,他们受到教师的照顾和保护。然而,有太多难民青少年得不到良好的教育。受教育的机会有限,尤其对於女孩子而言,对於中学教育而言。
唯有天主能以祂的爱填满这些空洞,这些深渊,令我们不至沉没,却能继续一同迈向自由与生命的福地。
就这样,耶稣注视着那妇人的眼睛,看透她的心灵:祂看到那妇人渴望被理解、被宽恕且成为自由的人。她一蒙受慈悲,即使因罪仍旧处於软弱的状况,却能因蒙受了爱而看得更远,度不同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