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读经释义:常年期第二十六主日(丙年)
2025-09-26

背景:「若瑟」常象征以色列民族的整体,意指国家社会正在分崩离析,而这些人却毫不在意。灵修意义:这是对「冷漠罪」(peccatumomissionis,疏忽之罪)的控诉。

读经释义:2025诸圣节(All Saints)
2025-10-28

解读:这群人是全人类中得救的人,不限民族、语言或出身。白衣象征圣洁与复活(洗礼的标记),棕榈枝是凯旋与殉道的象征(参:若12:13,热烈欢迎基督的场景)。

唤醒这个世界!
2014-12-05

如果不这样做,我们就会有风险成为抽象和不切实际的思想家,或成为基要主义者。这是很不健康的倾向。于是,教宗谈到一些具体的,为青年人的使徒工作问题。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2007-11-09

[page]七、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

一生只为福传
2014-10-28

然而,这份文件仍能提醒大公会议教会宗徒传教的精神,好使非洲的民族能加入教会,实现一牧一栈的理想。创立女修会大公会议后,金邦尼既要努力巩固学院的传教使命及培育工作,又要穿梭欧洲各国,探望他的支持者。

将临期大对经(O Antiphons)
2012-12-24

就如许多人对他不胜惊愕……众民族也都要对他不胜惊异,众君王在他面前都要闭口,因为他们看见了从未向他们讲述过的事,听见了从未听说过的事」(依52:13-15)。

特稿:以基督徒的善良见证美好的福音
2013-04-15

梅瑟曾向以色列子民陈述天主对待他们的恩爱:天主怎样拣选了他们小小的民族,作自己的子民,怎样以施行奇迹,来拯救他们逃出埃及,摆脱奴隶的生活。然后,梅瑟便向以色列子民指出如何报答天主如此浩大的恩爱。

当前教会NGO面临的发展机遇与挑战
2003-12-16

我们按照基督博爱的精神,在天灾人祸面前,奉行不分民族、信仰、性别和区域的原则,一视同仁地向困难者提供紧急人道主义援助。只要有灾情,我们就努力关注;只要有人求助,我们就尽力回应。

佛教“天主”与天主教“天主”的区别
2016-06-17

原因是因为:第一,西部少数民族或蒙古族中的部分人已经信仰景教(元代称也里可温教),接受了基督信仰;其二、元朝的实际统治者是蒙古人,当时他们在中国实行类似种姓制度的民族划分,依次为:蒙古人、色目人、汉人、

积极探讨当代世界秩序与宗教关系
2017-01-23

宗教界要积极参与,并要积极响应习主席提出的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的号召,发挥宗教自身优势作用,从信仰动力层面贡献国家和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