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类十字架,使信友回想吾主的救世苦难,即使在礼仪庆典外,亦宜留在祭台近处。读经台309.天主圣言的尊贵,要求在圣堂内为宣读圣言而设置合适的位置,并且在圣道礼仪中,让信友的注意力自然集中于此[117]。
听他们讲年轻时的故事,使我了解到他们过去的经历,出生在贫苦战乱年代的他们,经历了烽火硝烟弥漫的时代,也走过饥寒交迫的岁月,曾经的苦难在他们身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伤痕。虽然他们面对坎坷的人生总是一笑而过。
此外,教宗方济各针对本次常规禧年提出诸多愿景,希望我们在外在的庆祝之时,勿要忘记那些在苦难之中的人们,禧年的恩典和喜讯也需要通过我们基督徒的言行传递给那些处于社会边缘的人们。
夫妻正在生死分离,顿足捶胸的哭别之际,饶裳顿生怜悯之心,忙停下脚步询问,知道他们深陷走投无路的困厄之中,就毅然决定卖掉自己的田产,以所得资金救助这对苦难夫妻,挽救了这个将要破碎的家庭。
一个人对贫穷和苦难的承受能力是有限的,在挣扎—努力—绝望;再挣扎—再努力—再绝望的布满坎坷的人生路上,人心是颠扑可破的。
分享喜乐,喜乐越来越多;分担困难,苦难越来越少。
做司铎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就连耶稣也要在哀号、眼泪和苦难中学习,弟子不能胜过师傅,耶稣的路就是司铎必须要走的路,司铎必须要面对来自人性方面的软弱和挑战。
天主的大爱让我懂得,我的每一滴泪都在分担他的苦难,耶稣受了那么多的苦,但他还是拥抱每一个人,拥抱这个世界。
我生于一九四九年,那个时候是我们中国历史上一个很重要的时代,国民政府自大陆迁台,在生长的过程中,感觉到生命很不安全,生命的根基虚空;那个时代又很苦,是个苦难的时代,所以对苦的感觉是与生俱来的,觉得这个世界是苦的
来到十四处苦路,我们朝拜苦路,默想耶稣的苦难。最后,我们爬上圣山山顶,来到教堂,朝拜圣体。教堂里的进教之佑圣母像旁边,有很多旌旗,那是很多教友求恩成功,事后为感主恩,献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