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野中的基督》1872年圣经记载了耶稣从诞生到死亡,再到复活,在其一生中哪些地方体现了他的神性?哪些地方体现了他的人性?试着说说我自己的一点感悟。也帮助我们对自己的日常生活作一反思和对照。
教宗向各国信友致意时,特别为前一天土耳其索马煤矿事故中的遇难者及仍被困在井下隧道的矿工祈祷,求上主接纳亡者的灵魂,抚慰他们的家人。教宗在要理讲授中继续讲解圣神七恩,这一次他谈了刚毅的恩典。
人生一生,追求的东西很多。当人饥寒交迫的时候,有衣穿有饭吃就觉得的很幸福了;当人体弱多病的时候,有一个健康的体魄就觉的很幸福了;当人身心受到束缚的时候,享受自由就觉得很幸福了。
每一朵玫瑰,就是耶稣和圣母生活中的一个奥迹。 因此,如果我们用一些时间,反省一下“园”圣经中所处的地位,很能帮助我们了解玫瑰经的意义。园 “园”在人类的历史中,一向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也许是太过追求效率和动感的社会影响吧,弥撒作为我们基督徒生活中心的礼仪,常常过于偏向了动的一面而忽视了它静的一面,越来越显得速度化和形式化。为此,我们不得不关注弥撒礼仪中很重要的一点——静默。
现在都走上了工作岗位,儿子也结婚成家了,而今天主又赐给了我们一个非常可爱的宝宝,现在我们一家人生活很幸福,完全沐浴在主的恩宠中。然而,这一切幸福都是从父那里得来的,是天赐给我们的。
在本文中,我想处理的问题是犹太人的逾越节与基督徒的逾越节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首先介绍犹太人的逾越节,其次介绍新约中的逾越节,最后说明这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
这里的牧灵与福传事业搞得都很好,堂区在教友中建立圣经小组,送圣体小组,引导不同年龄层次的外教朋友来堂区参加信仰沙龙活动。另外堂区还成立了“瑟拉芬”乐队,在瞻礼日和人们的婚丧中服务。
耶稣常称自己为“人子”,其他的人都不用这样的称呼,在其他古老的明认信德格式中,也不曾出现这样的说法。
三年前毕业于此的郭神父这次带队,特地将参观修道院列入朝圣日程中。第一次回娘家的他心情显得有些激动,见了这里的一切格外亲切。这里是他人生的一个转折点,记录了他生活的轨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