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A先生买了“生命的意义”;B小姐买了“完美的恋情”;C先生买了“成功的事业”;D小姐买了“幸福的家庭”;E同学买了个“知己”;F经理买了“健康的身体……”。
信仰的挑战不久前的一个星期天早上,我乘公交车进堂,坐在我身边的是一位不相识的老者,在他和司机谈话中,我听出他是一位退休教师,因为是同行我就和他聊了起来。他问我退休后在社会上做什么工作?平时有什么爱好?
那时耶稣给她说:“‘女人,你的信德真大!就照你的意愿成就吧’就在那时刻,她的女儿痊愈了”(26-28节)。这是美妙的故事!这发生在耶稣身上。我们看到耶稣的态度发生改变,使他改变的是那妇女的信德的力量。
宗14:21-27;咏145:8-13;默21:1-5;若13:31-35在主耶稣复活的背景下,我们再次看到祂给我们基督徒的“爱的诫命”,了解信仰的真谛,爱的精神,做充满圣爱、传递主爱的基督徒。
最近读了河北杨二祥老师的《关于听命的问题》感触颇深,此文恰如其分的表达了我内心想表达却从未倾诉的心声。作者的观点是反对错误的听命。
若翰便向众人说道:“我固然以水洗你们,但是比我强的一位要来,就是解他的鞋带,我也不配。他要以圣神和火洗你们。”
这么说来,做事和交人的成功似乎应该是衡量生活质量的主要标准了。然而,在看得见的行为之外,还有一种看不见的东西,依我之见,那是比做事和交人更重要的,是人生第一重要的东西,这就是做人。
对质的目的不是表达我们不喜欢这位神父,而是表达我们对他的关爱。主教不应利用对质向神父发泄自己的挫败感和愤怒。因此,就算我们不喜欢某位神父,也不应该利用对质作为惩罚、报复或支配他的机会。
(梵蒂冈电台讯)教宗方济各将於6月24日展开他在亚美尼亚的牧灵访问。为此,他於6月22日向亚美尼亚人发表视频讯息,表达他对该民族的景仰之情,吁请他们为教宗此行祈祷。
30岁的时候,他看到了社会上很多的不公平,很多不可思议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