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现代人生活在崇尚怀疑、多元、科学及历史感的环境中,所以他写作的主要目标就是使基督宗教信仰为现代人所理解。但是他的著作尚未全部为人所知。
教会生活无论在什么环境下都是延续不断的。保禄年将于6月29日结束,于是过渡到司铎年。
虽然他们的客观环境不容乐观,但是他们一直坚信有主与他们同行。
但是后来就没有这个环境了。现在我的女儿要出国定居,我要让他们夫妻带上最珍贵的财宝,那就是对天主的信仰。我知道你是个天主教徒,请你帮助他们认识天主,找到生命的方向。”
其实,无论在什么样的环境里,只要拥有一双发现幸福的眼睛,幸福就无所不在。穷人简单的生活也能创造出无穷无尽的幸福。
纳吉布宗主教也谈了教会内部和与其他基督信仰教会的共融,以及主教、神职、教友间的共融,他重申需要通过良好的要理讲授来推动道德与社会价值观、对他人的尊重、和平文化、以及正义和尊重环境的文化。
在那样的环境里,即使有人想创新、想有所作为,也不会有施展的机会和平台,更得不到支持和鼓励,甚至被看作另类。
1947年,杨神父与田凤庭神父等留守总堂,在艰难的环境中,继续主持教区日常工作。在那段时间内,老神父经常遭受莫名的批斗,承受了很多身心痛苦。
教宗列举了饥饿、战争、贫穷、环境破坏和冷漠的全球化。教宗最后期勉社会能找到「所需的正义、爱德与团结的抗体」,不怕活出「爱的文明」。那是「希望的文明」,能消除「焦虑、恐惧、忧伤和辛劳」。
但“正常状态”不该“包含社会不正义和环境恶化”。今天“我们有一个机会来建设某些不同的事物”。“例如,我们可以促进一种帮助穷人整体发展而非福利主义的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