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的教会工作是非常辛苦的,工作量大而收效却小,需要大量的人员参与,也就是需要教友们的参与,但他们需要教会的培育和身份的认同,这就需要花费财力和人力来培养他们,帮助他们。可是在农村这方面是缺乏的。
当获奖励和表现不优良的经历,都给我们机会去肯定我们是主所爱的身份时,这些经历就有更多相似少有不同了。当孤单和归属的感觉只不过是个呼召,让我们更完全地发现我们是天主的儿女时,这些感觉就会更一致而少分歧。
天主以慈悲对待每个人,依撒意亚先知的这段话也是对我们大家说的,为此我们要活出天主子女的身份。
这种慈爱能让耶稣的门徒不失去他们所领受的子女身份,把彼此视为同一天父的子女。天主子女在生活中实践的爱,映射出永无止境的天主慈悲(参阅:格前十三1-12)。你们不要忘记慈悲和奉献、宽恕和奉献。
面对生活落魄、身份卑微、酗酒成性、孩子成群的妓女西恩,梵高怀着一颗悲天悯人的怜爱之心娶她为妻,让她重新感受到做人的尊严。
在阿甘本看来:难民和移民的问题其实使整个世界都处于一种“相互移居的状态”,也就是说“他们”使“我们”也经历着“移居或避难”;这样,“地缘政治”和“身份政治”的偏狭必然被改变,“西方现有政治观念和制度的种种问题
要谈论他的伟大和慈悲,首先要明确他的身份。耶稣是谁?他是天主的独生子,光荣无比,但他为了救我们人类摆脱魔掌,免于地狱的永苦,他降来人世;这个举措不是偶然的而是有计划的。
我们要反思的问题是:当人们对自己的身份认识不清时,当人们生命的方向模糊时,富有使命的圣召如何在他们内发展呢?(连载之二)
孩子经常说,在学校或其他公共场所展示他们的宗教信仰是有风险的,因为这会让他们受到批评,并对那些认为他们背叛柬埔寨身份的人嗤之以鼻。但是,情况正在发生变化。
我们不得不承认,教会中有许多不务正业的神职人员,虽然每天行圣事,做弥撒,但更多的时候却过着一种有违于司铎身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