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说,要与教会一起面对生命、家庭、对抗各种贫穷、宗教自由及教育这些重大的问题。更需要治愈一种全球化思维所造成的创伤,这思维将消费置于中心、忘却天主和生命的基本价值。
弥撒后,教宗当场带领参与弥撒的信众颂念三钟经,并再次向他们发表简短的讲话,邀请他们在世界传教节这天多为传教士祈祷,尤其为那些处在困境中和遭受迫害的传教士及信友祈祷。
希尔曼修女在为难民服务的工作中,体认到这工作与修会创始人韦尔(AntoniaWerr)的工作有很大的相似之处。后者在19世纪中叶致力于为从监狱中出来的女性提供服务,帮助她们融入社会。
我们不容易知道,比起过去,现今世界上暴力的程度是否更严重,也不知道现代的传播方式及更大的流动性,是否令我们更觉察到暴力的存在,还是说,反而让我们对它更习以为常了?
每次的教宗访问都是独一无二的,深受来访教宗的独特性格影响,以及国家、教会及世界局势变化的影响。」塔格莱枢机接着表明,教宗方济各曾对他说:「我不该成为菲律宾牧灵访问的中心,中心应该是耶稣。」
据华人团体的老教友叶思芬回忆,当时,张主教在大学校园和华人社区组织华人学生与移民展开牧灵活动,相互帮助。团体先后在科隆、波恩、亚琛等城市活动。
教宗列举今日儿童的苦难,包括「非法和奴隶般的工作」、卖淫、剥削、战争,以及强迫移民。成千上万的儿童陷入歹徒、黑道分子和死亡商人的毒手。
教宗则强调了平信徒和青年对教会及社会的重要性。
教宗首先提到移民的痛苦,他们在自己本国处于贫穷、暴力和蛮横的环境,而在接纳他们的国家又受到恐惧和偏见的待遇。还有许多基督徒蒙受迫害,但他们继续勇敢地面对死亡,绝不背叛基督。
教宗将目光投向“美好而繁荣”的亚洲,并点出当地各层级的匮乏,诸如:日益增长的消费主义、劳动剥削、人口贩运、毒品祸患和移民潮。“在这些张力中,牧者与子民一起、为子民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