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罗德神父指出,这不是一个文化性或体育性的活动,而是一个内在生活与信仰生活的朝圣。这样的朝圣之旅,能够令忍受痛苦、为他人舍弃、分享所有、欣赏大自然、反思和关怀的意义更加深入大家的内心中。
与他们聊起天来,竟然都是信仰的内容,几乎每一个人都会说一句话:这里特别好,在这里丢不了信仰。在当今时代,如此年轻的一群人能够把信仰看得如此之重,实属可贵。他们究竟是怎样的一群人?
然而,对来自公教家庭的青少年,除了这些积极健康的社会活动外,也应该拿出一定的时间来为灵性和信仰生命加油充电。
然而,天主借此提醒我们时时祈祷、醒悟,在生活中坚定信仰,勇敢斗争、接受挑战。因为我们始终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主与我们天天在一起。
那么如何引导新教友度过信仰生活的初级阶段呢?笔者就几点感受与大家探讨一下。首先谈一谈新教友的心理状态当今社会,各种竞争相对激烈,生活压力比较大,失意和困惑往往会在不经意间袭击人们。
可见,信仰已经深入到他生活的方方面面,对于他的思考、工作、读书、写作、待人接物,以及价值判断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徐光启还很热诚于听神父们讲道,他对于信德的道理表现出极大的热诚和谦卑。
我们心灵的残缺比肉体的残缺更加需要医治,而医治心灵残疾的灵丹妙药就是不折不扣地全随天主的圣意,如此才能保持真正的神修中立和内在的充分自由,才能波澜不惊、随遇而安、泰然处之、无怨无尤地活出见证耶稣基督的信仰生活
虽然我领洗仅半年多,但我已真正进入信仰并品尝到天恩的滋味。这要从我下定决心请求圣母当家说起。由于我是性情中人,不会过日子,导致债台高筑,银行纷纷上门讨债要起诉我。
或者是否可以因着追求信仰而轻视工作呢?时过境迁,圣经时代的社会环境及工作方式已一去不复返。
(玛19:21)我们一起度过了保禄年,送走了司铎年,今年一些地区的教友迎来教友年,虽然只是某些教区自己制定而非教会当局所颁布,但这对我们所有教友仍然是一个重新反省自身信仰和皈依、灵修和陶成、责任和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