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或者因为多年来在家庭或工作环境中,还有一些积压下来没有解决的事情,如或大或小的挫折、互不信任、嫉妒、甚至压抑等,使我们感到难受。
主说爱是含忍的,爱是慈祥的,爱不嫉妒,不夸张,不自大,不作无礼的事,不求己益,不动怒,不图谋恶事,不以不义为乐,却与真理同乐,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
教宗引用保禄宗徒的话,指出贪爱钱财乃万恶的根源(弟前六10),腐败的主因,以及嫉妒、争吵及猜疑的祸首。教宗解释道,钱财能宰制我们,因此成为暴虐的偶像。
爱是含忍的,爱不嫉妒,不自大……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格前13:4-7)爱,使我们懂得尊重生命,因为每个生命都是独特的。
有人干脆扩而大之,把自己的嫉妒对象也当作了监狱,人家的每项成果都成了自己无法忍受的刑罚,白天黑夜独自煎熬。真正进监狱的人毕竟不多!
奥莱特枢机指出,如同所有的人间事物那样,在提供资讯者中也会存在私欲、嫉妒和个人利益的情况。为了避免这种情况,需要在天主子民和司铎培育中培养“超脱的精神”。
“肉身的欲望”,即“诱惑”,我们众人都有,这些是嫉妒、偏见、虚伪、怨恨,它们不断浮现,还有及戒律的生硬也会是一种容易的诱惑,但这样做会离开自由之路,不仅爬不到山顶,而且会重新退回到山底。
祂不仅被那些嫉妒祂有大批追随者的人背叛,还被那些非常亲近的人背叛。祂最亲近的朋友之一伯多禄,背叛了祂,否认自己认识祂。在祂生命的最后,甚至还有弟子当中的一个又因为三十块钱出卖了祂。
教宗指出,偏见被信德和爱所克胜,“婆母克服了对自己儿子的嫉妒,从而珍爱与卢德的新关系;以色列的妇女克服了对外乡人的不信任,在男性权力面前显得孤单的女孩的脆弱,在充满爱和尊重的关系中得以调和”。
从这里产生多少不满、抱怨,多少不理解和嫉妒;被憎恨煽动,人能莽撞地跌进暴力的漩涡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