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经念珠》源起达味圣王的一百五十首圣咏,是古时隐修院修士最重要的或唱或咏的新祷词,当时,附近村民也学着诵念,但由于绝大多数人没有文化,很难学会和背诵,乃改用一百五十遍圣母经代替圣咏。
(咏5:4)与天主沟通的时刻,我们亦需要圣神的光照,为使我们能明了属神的事。(格前2:12)(二)读经、默想当我们透过祈祷,将时间奉献给天主之后,我们便可以随读经及默想去更加认识、接近天主。
圣咏的作者告诉我们:“凡不随从恶人的计谋,不插足于罪人的道路,不参与讥讽者的席位;而专心爱好上主法律的,和昼夜默思上主诫命的,像这样的人才是有福的。”
(咏49:8-9)又说:因为上主你们的天主是万神之神,万主之主,伟大、有力、可畏的天主,是不顾情面,不受贿赂。(申10:17)以上种种问题,说到根基,我觉得是对弥撒与弥撒献仪的本质不够了解。
心祷还在默默继续,直到答唱咏结束,李神父缓步庄严地走向讲道台。神父的声音,中气很足,凝重而深沉。正如他时常在讲道中叮嘱教友们的话,要从内在发出全心、全力、全意、全灵的力量去赞美天主、爱天主。
梵二文献提出:为促进主动参与,应推行群体的欢呼、回答、咏颂、对经、歌唱,以及身体的动作、姿态。在适当的时间,也要保持严肃的静默(礼仪30#)。
光和其它受造物一样,是启示天主的某些事物的标记,是天主的光荣的反射……圣咏说:‘天主身披光明,好像外氅’。
圣道明晋铎后,被选为他的教区主教座堂的司铎咏祷团成员。十三世纪初,圣道明创立了宣道兄弟会,旨在通过宣讲的职务来广传并捍卫天主教信仰的真理。1234年7月3日,教宗额我略九世册封了这位修会创始人为圣人。
随后,身穿咏祷服饰的枢机们一边咏唱《求造物主圣神降临》祷文,一边走入西斯汀堂,进行宣誓。西斯汀堂要架设起投票用的桌椅,以及焚烧选票的火炉。候选人必须得到三分之二以上的选票才能当选。
圣经中的熙雍圣经中熙雍一词曾出现108次,圣咏的作者们更加为熙雍大唱赞歌。脍炙人口的有如:当我们坐在巴比伦河畔,一想起熙雍即泪流满面。在那地的杨柳间,挂起我们的琴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