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方济各忠于圣经,他邀请我们要把大自然看作是一本书,在这本书中,天主在对我们说话,他赏赐我们能瞥见那永恒的慈爱和美丽。教宗方济各总结说:万物彼此相连。
又因为人是天主的肖像,那促成男女之间成为一体的爱情也因此成为天主对人永恒之爱的肖像。以天主的肖像而受造代表人分享天主爱的能力,因为天主是爱;天主的爱呼召男人和女人生活在爱之内。
从大公会议文献这段话,我们清楚看出教会存在于三种状态中,即现世旅途中的教会,结束此生,正在净炼的教会,以及已在天上享受永恒光荣生命的天上教会。
死与生之间就是那么一口气,尽管人们正在着手准备于今年11月16日庆祝修女的百岁诞辰,然而,所有的人都不得不面对人一生中唯一一次数得上永恒的“别离”说“是”。
不论是东方或西方的先圣先贤,从他们的学说、立身处世的态度,及对后世不朽的影响来看,我们可以发现:死,非但不是生命的结束,反而是开启了生命的奥秘,带来永恒的盼望,它解释了生命的来源归宿,人生因而有了定向,
信友随着礼仪年的进展,就好像随着溪流,时时汲取永生之水(圣宠),直到进入永福的天乡,天主永恒之爱的怀抱。
不能与天主契合的永恒该是一种灾祸。人无法抵达高处,却渴望那里:“我从深处向你呼求…”只有复活的基督能够把我们带到我们的能力无法企及的高处,与天主契合。他的确背着迷失的羊,把牠带回家里。
穷人给我们确保一种永恒的收益,并从此时起就已使我们在爱中变得富有。这是因为,需要对抗的最大贫穷是我们缺乏爱的贫穷。”
愿我们都能像慈善的撒玛黎雅人那样,不问身份,不计回报,不惧困难,成为天主爱在世上的延伸,为近人带来希望和治愈,最终获得那永恒的生命。阿们。
因为只有当我们饱饮了天主的爱,我们的杯才能满溢,才能将这份爱满溢地分享给他人,让我们的忙碌不再是重担,而是充满恩宠和喜乐的服务,最终指向那不能从我们手中夺去的永恒生命。阿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