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者浅尝辄止图应故事,人云亦云随风摇摆?只有真正彻悟信德精神和基督救赎奥理,我们才能坚定不移始终跟随救主耶稣实践博爱,向他献上行动的“贺撒纳”。但愿所有的主内兄弟姊妹都不会发生如此恶劣和悲哀的变化。
已故教宗本笃十六世和现任教宗方济各的美好故事及其不同风格的奉献创造了历史,并以各自的人格魅力及圣德而载入史册。
夏志诚辅理主教认为,「昔日的利玛窦神父就好像五饼二鱼故事中,献出自己所有的小孩子——现在,我们也透过北京之行作奉献,虽然眼前的效果好像不多,但这是个开端,促使我们更敏锐地分辨天主的旨意,看兄弟姊妹的需要
后来二进贾府,刘姥姥进去拜见贾母,又向贾府的公子小姐们讲“雪里抽柴”的故事,在宴会上被鸳鸯和王熙凤戏弄说笑,这个初入贾府的乡下老妇人,没有畏首畏尾、扭扭捏捏,表现的有礼有节,从容坦率,让人感觉真诚而自信
我们从浪子回头喻、失羊喻、失钱喻这些美好的故事中都能很深地感受到这份伟大的父爱,故为人之父一定要追随、仿效圣父这份充满真、善、美、圣的爱心。
他直言不讳地给我讲了一段故事:我种的地和张某的连着,去年秋天他在地里点柴禾,火势很猛,把我的两棵树烧成了灰烬。我去找张某,但他死活不承认,且强词夺理,还纠集他的儿孙将我打了一顿。
我可以在英语口语课上老师让大家讲故事时给他们讲耶稣的故事,给他们唱“爱的真谛”,即使老师戏谑地说我这不是在讲故事,更像一次虔诚的祈祷;我们在革命公园高声唱着圣歌引来行人的驻足与掌声;那天晚上,我们带渭南的小朋友去大雁塔看喷泉
卢梭说:“耶稣的一生是伟大的奇迹,倘若谁能虚构这样的故事,除了出现比耶稣更大的奇迹,是不可能的。”
这一点在耶稣跟一位瘫痪病人的故事中表现得再清楚不过了;耶稣使他的身体恢复健康,只是以外在的形式表示内心的治愈,即:罪过的赦免(谷2:1—12)。
当然,真正受很大的苦的人,如今天故事里的麻疯病人,有这种心态是不奇怪。但我们一般人没有受很大的苦,如果总是觉得生命对我不公,世人对我不平,就会愤愤于心没有平安和喜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