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圣方济各沙勿略开始,历代传教士经过千辛万苦,千方百计将福音带进中国,将耶稣基督的救恩传递给我们。今天,这个福传的接力棒交在我们手里了。
耶稣会史学家巴多利神父评论徐光启奉教一事有云:南京周围传教士的收获不大,而天主在他处则赏以丰收。但是把他处的收获全加起来,也抵不上徐保禄一个人奉教收获之大。
因着这句话沙勿略猛然醒悟了,他舍弃了富有的家产和显赫的地位,还有摆在他面前似锦的前程,跟随耶稣成为一个著名的传教士,并被奉为东亚大宗徒、传教主保。圣方济各·玻尔日亚,曾是西班牙朝廷的一品大员。
那些响应解除干渴召唤的人,除了遵守贫穷、纯洁和服从等通常的宗教誓言外,还需遵守第四个誓言:“全心全意地为穷人中最贫穷的人提供无偿的服务”,他们被称作“爱心传教士”,天主之爱的传递者。
160年前,天主的慈悲透过一群法国传教士传递给我们,让我们能领受这天降恩宠。并且在教区历经庚子事变、中日战争、文革厄运等灭顶灾难时,更是天主的慈悲一次次救我们于水火。
西安南堂始建于清康熙55年,由意大利籍方济各会会士、陕西天主教第二任主教梅书升于1716-1727年间,派意大利籍传教士马戴弟主持西安教务时,在土地庙什字(1966年更名为五星街)购地建院建堂,建成后即为陕西天主教总堂
借着同一圣神的推动,教会内常有信友,甚至弱女子、孺子为基督舍生致命;常有传教士离乡背井,到天涯海角宣扬基督的圣名;常有主教、神父、修女、教友为他们最小的弟兄服务牺牲;常有不少人克己苦身,超凡入圣,作世上的光
1947年,献县教区总堂经历惨烈的土改清算斗争,大部分中外传教士纷纷避往天津或北京。杨神父因担任主教府院长,与田凤庭神父等留守总堂,在艰难的环境中,继续主持教区日常工作。
12月3日教宗在卓越的耶稣会传教士圣方济各•沙勿略的庆日举行弥撒,教宗在弥撒中谈到圣神通过微小的行动起作用,将福音传到了远东。
这座教堂已有136年历史,面积4000多平方米,原名圣母七苦堂,后改为耶稣圣心堂,历来就是主教座堂,法籍传教士赵主教就葬于圣堂地下。24年前,我的舅舅姚铎民神父的遗体告别仪式也在该堂内举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