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旧约》记载,逾越节是纪念以色列人脱离埃及奴役的节日,其庆祝周期为七天(申命纪16:3-8)。
仁爱、爱德,就是与我们所爱的人分享一切。「爱」使我们彼此相似,缔造平等,使高墙倾塌,也消弭彼此的距离。天主为我们这样做了。
清代大画家吴渔山神父赋诗志纪:“堂前街静少尘埃,驾过从容问几回,诗句笑看留御府,始名忻阅下乌台。旌旗晴拂当门拥,炉篆花迎入户来,拜手执香同父老,欢声歌祝似春雷。”
1921年4月10日在他的堂兄弟方济·葛德手中领受了牧职。升为主教的他,忙碌成了生活的标志,旅行成了家常便饭,有时甚至一连三个星期不停地行走,看望神父、照顾教友。
读者互相传播,德兰修女的事迹,不胫而走。 德兰的事迹,新闻报导、刊物介绍、教会封圣,主要在讯息层面上。而华姿以独特的视角和锐敏的观察深入到德兰的一生言行中,更深入到她的心中。
信仰也是从那时起,在沈智德的生命中留下了烙印。1993年,沈智德由于经常请假去参与弥撒,老师说:你别上学了,回家念经去吧!从此,沈智德告别了学校。这时胡勇神父对沈智德说:你去修道吧!
会议主题是“从事教会爱德工作人员的人性与精神素养”,旨在激励人们重温教宗本笃十六世的第一部通谕《天主是爱》;并在通谕精神指引下审视教会爱德工作中的方式方法及变化。
信德网讯甘肃省徽县堂区教友黄德贵,在距离县城50华里远的柳林镇开设了一座饭馆,生意红火、顾客盈门。2009年10月27日,一位两当县客人在他的饭店就餐后,仓促将手提包遗失在餐厅。
组织教友立好表样,行爱德,是教会和神职人员的职责。教友的好表样、行爱德影响深远。
就在这时,他结识了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德肋撒修女,他被德肋撒修女的爱心所感动,也想做一个她那样有爱心的人,同时也把自己内心的矛盾告诉了德肋撒修女,德肋撒修女听完了他的经历,对他说:人不应该永远记着恨,而应该永远记着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