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家庭我们应当切实让亲人感受到作为基督肢体的深刻含义;对于社会人群,我们要透过信仰的生活见证,让人看到基督的仁爱精神;对于福传中的慕道者,我们必须将教会的教义教规和应当实践的事项彻底地传授,使每一位归依基督的人
「社会问题必须由团体网络来回应,不能单靠个人的善行去累积成果。」(《愿祢受赞颂》219)。「皈依」的真正含义一种态度的转变,同在个人及社会层面上,拥抱慷慨关怀的精神。
他说:“人必因他们的信赖而生活。”(哈2:4)只要我们学会这门属灵的功课,我们就不必担忧不发芽、不结实、一无所产、不出粮食、绝了羊、没有牛的恶劣境况。
(德训篇3章3-4节)「凡孝敬父亲的,必因自己的子女而喜乐;他在祈祷时,必蒙应允。」(德训篇3章5节)「凡尊敬母亲的,就如聚敛珍宝的人。」
正如圣保禄所说,“藉着这次供应的证明,他们必要因你们而明认和服从基督的福音,和你们对他们以及众人的慷慨捐助,而光荣天主;同时,他们也必因天主在你们身上所赐的鸿恩,而为你们祈祷,而向往你们。
答:是的,多次举行弥撒必须在礼规规定的时辰内进行,并遵守关于第二、第三台弥撒的意向规定,以保持弥撒的庄重和合法性。问:这段话告诉我们什么?
因为我们可以凭藉耶稣复活的标记,找到、并亲近复活的耶稣基督。耶稣的复活向我们预告了关于全人类的大喜讯:凡信从他的人都能获得永生——真正而永久的幸福。
因为“凡栽在天主花园里的花,祂必不遗忘。”(摘自圣女小德兰诗集)耶稣说:“你们往普天下去,向一切受造物宣传福音,信而受洗的必要得救,但不信的必被判罪。”
(德11:30)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庆及子孙;同样积恶之家必有余殃,殃及子孙。子孙的吉凶祸福,与祖上为人的善恶息息相关。据《搜神记》载,贾充讨伐吴国时,曾驻扎在项城。一天,军营里贾充忽然不见了。
因此,对于荣主益人的事务,基督徒当永无止境,要不断去挖掘、探索,为找到更好的方法来光荣天主、协助人灵和传扬福音。亦即大莫大于天主的光荣,高莫高于人灵的利益,急莫急于福音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