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的弥撒当中,神父送圣体时,拿起面饼说:“莹,基督圣体!”啊,领圣体的教友当中,只有我一个人被点名,那一刻我泪流满面,感到自己是天下最幸福的人。
加辣特别恭敬耶稣至圣圣体,生了病卧在床上(加辣去世前20年内,常常患病),她还抱病绣祭台的饰布。1244年,威德廉二世皇帝发兵攻袭教廷的治区,这支军队一部分是撒克逊人,亚西西城也是他们攻击的目标。
那是一个暮秋的主日,圣堂里的弥撒已进行到领圣体的阶段,教友们和往常一样,纷纷起身在跪凳的行间排队,向祭台前送圣体的神父缓缓移动。
此外,当我们领受圣体圣血时,必然地,我们渴望聆听天主想对我们说的话,也就是平安的声音。唯有如此,才可以使我们的身心灵与基督的圣体合而为一,使圣经上的文字在我们的生活里活络起来。
主耶稣在最后晚餐时建立圣体圣事的特定模式,也是弥撒圣祭的核心。在这里,这两位本来失望而准备回到自己原来之地的门徒,和主耶稣有了新的经验,他们重新获得了新希望。
15岁为教堂打面饼,供弥撒中五六百教友领圣体。本堂神父觉得这孩子诚实,常委托他做一些堂里的事。他说:“我从小就对教会有感情,几乎长在教堂。”20岁起在村大队当电工,工作勤奋,认真负责。
教会的教父们,把这些要素视为圣洗圣事和圣体圣事的象征。由于圣神的行动,透过洗礼的水,我们得到了享受圣三亲密之爱的权利。
由于领圣体被认为是开斋(守斋完结),故此圣周五及圣周六,都不举行弥撒。a.人为多种动机守斋(fasting):为贫穷、为灵修、为抗议、为美容的原故。
疗养院几十位病人都领洗了,几乎所有的病人都去领受主的圣体,看到这一幕,很多人的眼睛都湿润了,他们虽然被家人所抛弃,但他们被教会接纳,得到慰藉与关心。
中午大家都休息时,她就一个人到教堂拜圣体、念玫瑰经。在墨尔本的王珍女士回忆:那些年,午后我每次去看王琳大姐,都是在教堂找到她。她总是在圣体前或圣母像前长时间地默想祈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