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我们讲述了一个家庭的历史:圣女的父母马丁和盖兰都是极热心的教友,两人都因为种种原因圣召未果,相同的经历使二人走到一起,合并同类项似的组成一个家庭,虽在繁忙的世俗生活中,但每天坚持望弥撒,双双跪在祭台前领圣体
神父立即请来几位司铎和他一起在修石渡村举行圣体大游行,在每个十字路口做圣体降福,又到亡者坟上举行隆重的安所礼。此后,事故再未发生,教友们也从血的教训和活的见证中受到教育。
福传标记巨型十字架金鲁贤主教在致开幕词时说:“去年是圣体年,今年是我们教区的福传年。耶稣在升天前要求门徒往普天下去宣传福音。
第二天的弥撒当中,神父送圣体时,拿起面饼说:“莹,基督圣体!”啊,领圣体的教友当中,只有我一个人被点名,那一刻我泪流满面,感到自己是天下最幸福的人。
加辣特别恭敬耶稣至圣圣体,生了病卧在床上(加辣去世前20年内,常常患病),她还抱病绣祭台的饰布。1244年,威德廉二世皇帝发兵攻袭教廷的治区,这支军队一部分是撒克逊人,亚西西城也是他们攻击的目标。
那是一个暮秋的主日,圣堂里的弥撒已进行到领圣体的阶段,教友们和往常一样,纷纷起身在跪凳的行间排队,向祭台前送圣体的神父缓缓移动。
此外,当我们领受圣体圣血时,必然地,我们渴望聆听天主想对我们说的话,也就是平安的声音。唯有如此,才可以使我们的身心灵与基督的圣体合而为一,使圣经上的文字在我们的生活里活络起来。
主耶稣在最后晚餐时建立圣体圣事的特定模式,也是弥撒圣祭的核心。在这里,这两位本来失望而准备回到自己原来之地的门徒,和主耶稣有了新的经验,他们重新获得了新希望。
15岁为教堂打面饼,供弥撒中五六百教友领圣体。本堂神父觉得这孩子诚实,常委托他做一些堂里的事。他说:“我从小就对教会有感情,几乎长在教堂。”20岁起在村大队当电工,工作勤奋,认真负责。
教会的教父们,把这些要素视为圣洗圣事和圣体圣事的象征。由于圣神的行动,透过洗礼的水,我们得到了享受圣三亲密之爱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