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人们对金钱财物的永不满足,那个可怜的小小“自我”在永不满足中迷失……一个社会如果只知道让人们富起来,而对什么是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道德观方面却没能给予及时有效的引导,那就是一个莫大的失败。
精神财富如知识和教育,是不可分割的,它与有形可分割的财物正好相反,越是与人分享,就越能拥有它。为此,对话越来越重要,因为对话可以帮助人在与他人的传统接触时,认识自己的传统。
圣马西莫在第十七篇讲道中指出:“事实上,许多基督信徒不但没有分施自己的财物,甚至还抢劫他人的东西。他们不但没有把收敛的钱财带到宗徒们面前,反而把那些跑到神父面前求助的弟兄拉走。
没有财物束缚的人才有真正的轻松与自由。耶稣说:“我实在告诉你们:人为了天主的国舍弃了房屋、或妻子、或兄弟、或父母、或子女,没有不在今世获得多倍,而在来世获得永生的。”
从人的工作伦理价值的首要性产生其它进一步的优先性,这也就是人比工作重要,工作比资本重要,世界财物的普世共享比私产权重要。总之,人之所以比人之所有优先”。
面对那些抗议的工人,主人回答说:“难道不许我拿我所有的财物,行我所愿意的吗?或是因为我好,你就眼红吗?”(玛廿15)教宗说:“我们想要把我们自私的逻辑强加于天主;相反地,天主的逻辑是爱。
他站起来并承诺:“把他偷窃来的财物四倍偿还。这并非应付出的代价--因天主的宽恕是白白赐予的--而是渴望师发爱他的那一位天主。匝凯做了一个他没有义务的承诺,但他这样做是因为他明白这是他爱的方式。
那一刻,天主十诫不贪图他人财物出现在脑海,于是我站在那里,等着失主来电联系领回。到了傍晚这部手机终于响了,通过话后我很快与失主见面并原物归还。
他们用少得可怜的财物,将一个个儿女培养成人,而现在我们只有一个或两个孩子。我们知道父母爱了我们,我们应该把孝爱献给父母,直到自己生命的终结。
他们把产业和财物变卖,按照每人的需要分配。每天都成群结队地前往圣殿,也挨户擘饼,怀着欢乐和诚实的心一起进食。(宗2:4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