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灾区做心理援助时的一些经验,使得我从心理的角度看到了信仰的力量。这对提高我自己信仰的质量很有帮助,也使我和天主的关系更加密切了。2013年芦山地震时,我在芦山中学时辅导一位初一的学生。
如果抱这这样的态度去追求信仰,我们只能看到由愚昧带来传说,由传说带来恐惧,由恐惧带来虔诚,由虔诚带来狂热,在狂热中导致的是毁灭。
信仰生活的冷漠导致人迷蒙而失去活力,不仅不会去传福音,而且日常生活也变得无精打采,死气沉沉。
政治学教授梁洁芬修女在澳门说:「在中梵关系紧张之际,教廷这次针对中国教会内部的问题,强化培育工作,是很正确的做法。」 委员会自二零零七年成立以来,首次以教友培育为全体大会的主题。
也就是真正肖似吾主耶稣,甘愿为众人为他人背苦架走苦路,以提高自己的人生价值,充实自己的人生道路,升华自己的信仰生活。
虽然堂区常常有成年或老年教友辅祭,可是这项服务对于青少年来说有特别的意义,通常也是孩子们能够深入地认识礼仪,了解教会,深化信仰的机会。
去年寒假期间,和在读大二的侄女兰兰一起聊信仰,感觉是件很有趣的事情。这孩子从小就喜欢阅读各类书籍,书卷气十足。据说她完整地看过圣经两遍,每年大瞻礼她都和同学们去教堂参与礼仪。
在教会的团体内,我们不仅可以找到维持和加深我们祈祷的气氛和环境,不断超越眼前阻碍我们的人、事、物,在现实生活中直视基督——信仰的中心人物,而且我们还可以在此聆听自己最深切的渴望,并从中找到勇气,不去回避
外教人讲子嗣传宗接代,基督徒要讲信仰传承,信仰接力。上面提到的家庭就叫信仰断代。这是我们天主教目前存在的信仰危机呀!
星期六的晚上由我证道分享,将个人的信仰收获向大家作了简明扼要的阐述,现将其梳理、整合,愿为读者在这酷暑之时奉献一杯凉爽心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