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流亡之日结束,天主让祂的子民感受到祂生活与动态化的同在时,祂向他们发出喜乐之邀请。此外,天主用一个在圣经历史中不为人知的爱称来称呼玛利亚:“kecharitoméne”,意思是“充满圣宠者”。
当这过程开始时——在公元四世纪的圣亚大纳肖(Athanasius)——正是教会所经历的圣神的圣化和神化行动,使教会确信圣神具有完全的天主性。
正如教会圣堂的建筑、器皿与圣像,都有其圣化意义。四、关于人民的响应问7:以色列子民如何回应梅瑟的呼吁?
教宗呼吁我们通过福音场景默观爱的具象化:1)全然的关注:耶稣“全心关注人、人的忧虑和痛苦”,祂是“厄玛奴耳”,亲近生活的破碎。2)无条件的友谊:“祂将我们当作朋友,显示天主的亲近、怜悯和温柔”。
但他的神职生活、他的行为方式已经向男孩证明了做一位神父是有价值、有意义的,也是神圣的。由此可以看出我们根本不用担心圣召缺少甚至没有圣召。
这来自天主的感动从心底油然而生,让他相信这是他从事神职工作的责难,同时这是天主的刻意安排。就这样,谷神父开始与基督教长老会合作,并在乐生疗养院圣威廉堂担任天主教司铎,负责病患的牧灵。
实践信仰生活,体现信仰价值,这也应是神职界应考虑的问题。医院的信仰生活“复明”的教友职员,在主日一起望弥撒,每周五晚做圣经分享。在医院里我们有一个小圣堂,原来神父来行圣事,也只是医院的职工们参与。
神父真可为神职之楷模,一生默默无闻地为教会工作,小韩村教会能有今天如此的兴旺,教友拥有很高的进堂率,与张神父十几年的心血是分不开的。老神父年高八十有余,但精神依然矍烁。
张良:我想,重要的是提升神职界的信仰素质,把教友的力量组织起来,让教友们的能力发挥出来。现在大家比较熟的一个词——养生。养是为了生,那怎么去养?
对面是一排南屋和东屋,教书先生等神职勤杂人员在此居住。再南边是仁慈堂(中等学校)。门向东而开,修女、贞女等人员在此灵修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