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牧与天下母亲都一样,都是赋予生命的,但善牧所给予的“生命”,有如耶稣所赐的生命一样,是“永恒”的。善牧与母亲,对于交托给自己的人,都会负起一定的责任:保护他们、养育他们、引领他们。
生命真的好快春去秋来,时间真的过得好快,快的让人来不及停下脚步,快的让人来不及说再见,快的让人来不及把许多事去释怀。月圆月缺,四季转换,是天主为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里刻好尺度,好让我们常常可以回头去看。
四旬期这几个主日,教会礼仪借着若望福音的章节,叫我们走真正的圣洗圣事的路途:上主日耶稣给撒马黎雅妇女许下活水的恩典;今天,耶稣治好天生的瞎子,显示他是世界的光;下主日,耶稣将复活他的朋友拉匝禄,叫人看出他是复活和生命
圣体,天主对人心最深处的渴求作出的回应信函强调,教宗方济各最近提到,“圣体是天主对人心最深处、对真正生命的渴求作出的回应。
让圣言成为生命聆听圣言和活出圣言,这是教宗在弥撒讲道中阐明的两个基本态度,二者在当天弥撒的福音中不可分离。
没有水,就没生命。复活的那位就是那永不干涸、永不改变的活泉。祂始终纯净,随时等候口渴的人。而且,我们越是体会天主的奥迹,就越发被祂吸引,却永远不会感到完全满足。
然而,这一天不只是为了怀念过去的亲人,更是一个提醒我们思考“生命的终点”和“永恒的归宿”的重要时刻。
匝凯绽放生命精彩的突变,显而易见与那株奇诡的野桑树相关联,因为他人生的颠倒反转,使他这个人变废为宝,化害为利的全过程,仅发生在这株树的一上一下之间。这在当时来说是有目共睹的事实。
耶稣曾向犹太人说:“如果你们不吃人子的肉,不喝人子的血,在你们内就没有生命”。很多人觉得这样的话无法听进去,调头便走了,就连耶稣的门徒也觉得耶稣的话很硬难听。
这里耶稣基督清楚的说明了在自爱方面灵性生命高于肉性生命,但往往我们忽视了自爱的价值,甚至认为自爱是一种有害的东西。其实爱近人和爱自己同样都是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