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瞻仰十字苦像,希望的泉源。我们会逐渐明白,与耶稣同希望就在於学会在种子当中已能看到作物,在十字架上看到基督的复活奥迹,在死亡中看到生命。现在我们给你留一个家庭作业。
从十字架上,能得救赎的恩典,能得超性的性命,能以战胜邪魔,能尝到天上的神味,能获得灵魂的神力,能得良心的快乐,能得德行的成全,能得完美的圣德;各样的恩德,全在十字架上,又全死于十字架上,除非走苦路,天天克制自己
究其原因有很多:①、外在的大环境使得年轻人吃不了苦。②、现在的大部分家庭都是独生子女。③、我认为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缺乏一种信仰的传承。
记得那天临潼的余神父领着我们上十字圣山朝圣,老人们一面念着玫瑰经,相互搀扶,相互鼓励,爬了近一个多小时的山路,到达了十四处苦路的第一处,我们劝说爬不动的、和腿脚不方便的老教友在那休息,别再拜苦路上去了,
为压制情欲,他做了令人吃惊的克苦,同时攻读希腊文、希伯来文和阿拉伯文,日后将用在翻译圣经的工作上。安提约基雅的主教祝圣他为司铎。
向教宗方济各呼吁「对于伯多禄的继承人,我们说我们已经准备好回应圣父的呼唤,遵循救世主的苦路,但我们还记得,我们代表使徒时代以来在东方地区繁荣昌盛的教会......其存在是真正的危险。」
很难说这种希望的力度是否大于苦难的力度;即使这种希望真的能够撬起苦难,也得费上九牛二虎之力,搞得筋疲力尽,也许,在超越苦难时所受的苦最终会与苦难本身扯平。
现在,我们要将记忆拉回到6年前的葬礼弥撒,当时的拉青格枢机,即现任教宗本笃十六世主持了这台弥撒并发表一篇感人肺腑的讲话,向世人推荐卡洛·沃依提瓦的圣德见证。跟随我。
这个大家庭是由20世纪意大利圣人瓜内拉(LuigiGuanella)神父所创立,这次朝圣是为了纪念这位圣人逝世一百周年。教宗向这个大家庭强调,天主是父亲,祂无法不爱我们,「最大的匮乏是缺乏爱德」。
教宗公开接见(梵蒂冈新闻网)教宗方济各10月30日上午在圣伯多禄广场主持周三公开接见活动,以《宗徒大事录》记述保禄和息拉来到马其顿传教的事迹为当天要理讲授的主题(宗十六9-34)。